砟峪村河道治理项目立项申请书.doc
上传人:论文****可爱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砟峪村河道治理项目立项申请书.doc

砟峪村河道治理项目立项申请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砟峪村河道治理申请书砟峪村简介砟峪村位于位于莱城东北28公里处,地处丘陵山区,坐落在与沂源、博山两县交界的山峪之中。北靠博山区南博山镇,南接裴家庄村,东临沂源县李泉村,西通宅科村。968口人,5808亩土地。砟峪村被评为山东省传统村落,传统村落规划设计正在进行中,现在砟峪村申报《山东省传统村落示范村》材料已上报,正在审批。村内河道上通林场下至裴家庄水库,全厂5500米。村域位置图河道位置图自然条件1、自然地理砟峪村位于砟峪村位于位于莱城东北28公里处,地处丘陵山区,坐落在与沂源、博山两县交界的山峪之中。北靠博山区南博山镇,南接裴家庄村,东临沂源县李泉村,西通宅科村。地理位置北、东、西三面环山,南临裴家庄水库。全村面积6300余亩,山地约占70%。村北部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地势险峻。村南面地势平坦,间有荒沙河套和冲沟。全村山地、丘陵、均有分布,地貌多样,地形复杂,最高峰在村北三府山,最低点在南部裴家庄水库2、水文气象冬季寒冷,春季多风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少雨,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雨水多,有时出现伏旱;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一年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7.3℃,光资源比较丰富。3、土地利用现状(1)、地形和土壤村内山脉属鲁山山脉,地面坡度较陡,冲沟发育,南部地势平坦,北部山区地势较高,山地陡峭,其他属低山丘陵。砂质土壤类型约占全部土壤80%。潮褐土亚类分布在地势较低的部位。(2)、种植结构、土地利用状况砟峪村的粮食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1.4%,严重地阻碍了种植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要提高种植业的整体效益,就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种植结构。结合镇政府农业资源特点、发展农业的优、劣势分析、农业发展总体定位和产业选择原则,确定6个重点产业:猪牛羊、蔬菜、黄烟、干鲜果品、中药材、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将现有粮食型玉米种植转向饲用型玉米生产,通过发展畜牧业过腹增值,将经济效益差的品种转向种植专用型黄烟或药材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逐渐向都市型农业转变。河道治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1、项目实施是确保河道行洪畅通,确保河道两侧居民和农田安全的需要项目区河道淤塞严重,河床淤抬较高,部分河道完全填筑,河道两侧河岸无护砌,部分河段边坡较高,存在滑坡危险,因河道穿行山沟和居民聚居区,若遇特大暴雨,山洪暴发,将可能因河道泄洪不畅而危害两岸居民和农田,因此实施本项目,疏浚河道、护砌河岸,将有利于河道行洪安全,降低附近居民和农田受洪灾的风险,同时也能提升和美化沿河环境。2、项目实施是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修复生态功能,促进砟峪村水源涵养及绿化美化的需要莱芜市辛庄镇是莱芜市水源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维护、水源保护、适度旅游和生态农业开发为主。严格控制浅山区开发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结合其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定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和夏季气候相对舒适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夏季避暑休闲度假旅游和冬季冰雪旅游产品档次。砟峪村生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由于灾毁和人为破坏,河岸两侧河堤裸露,山沟坡谷中植被成片被毁,生态应急硬件设施缺失,在莱芜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大战略下,现有生态状况已不符合形势发展要求。要将砟峪村打造成莱芜市生态屏障,需要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修复生态功能,促进项目区水源涵养和生态持续改良,优化美化当地山区环境。3、项目实施是保障农业生产,促进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的需要由于项目所在区域耕地较多,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土壤肥力较低,农业机械化落后,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和园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滞后的农业生产条件难以保证农产品高产稳产,更难以促进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通过对砟峪村农田进行节水灌溉改造,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农业到观光农业的转变,使当地农民真正体会到观光农业带来经济效益,并努力将绿色旅游业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4、项目实施是加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助力的需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坚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举,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资源发挥其长远商业价值所必需的,而生态观光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产业链条非常长,可以和农林产业紧密结合,河道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实现整合山区资源,以生态观光旅游带动农林产业以及民俗旅游产业的局面,促进乡村逐渐退出以外出打工产业为主体的局面。同时由于当地农户能切实参与经济活动,在促进当地就业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山区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当地与区内外、联系与协作,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