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努力****晓骞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6月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年6月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密★启用前2022年6月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籍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一、(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诲(huì)花蕾(lěi)声名狼藉(jí)B.迂回(yū)肆虐(nüè)废寝忘食(qǐn)C.自诩(yǔ)鞭挞(tà)锲而不舍(qì)D.咀嚼(jǔ)诧异(chà)有的放矢(dì)【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C.“自诩”中的“诩”应读“xǔ”;“锲而不舍”中的“锲”应读“qiè”。故选C。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空旷明晰青蒿素B.妨害傲漫墓志名C.幼稚接洽通讯员D.恬然熨帖天花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B.“傲漫”中的“漫”,应改为“慢”;“墓志名”中的“名”,应改为“铭”。故选B。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从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到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助残等重点,数字化服务迭代升级,数字生活新形态不断,数字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A.情境方向涌现B.情境领域体现C.场景领域涌现D.场景方向体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处,场景: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通常是对生活中的某一个情况或景物的描写,如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情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语境的使用对象是“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生活中的各种,故选用“场景”。第二处,方向:面对的位置;前进或追求的目标。领域:社会活动或思想、学术的范围。语境的使用对象是“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助残等”社会活动的范围,故选用“领域”。第三处,涌现:指(人和事物)在同一时期大量的出现。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或者是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做事、产品、作品等具体表现出来。语境强调数字生活新形态大量出现,故选用“涌现”。故选C。4.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国家宝藏》能够成为“网红”,是因为它从大众比较喜闻乐见的视角解读国宝。当下,文化类综艺数量虽继续上涨,但造出的“网红”节目却寥寥无几。文化类综艺想要持续“走红”并“走强”,仍旧任重道远。想要长久地留住观众,不仅需要独当一面的创意,还要设法改变单向传输的方式,增强互动性。A.喜闻乐见B.寥寥无几C.任重道远D.独当一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此处语境是指它从大众比较喜欢听,乐意看的视角解读国宝,使用正确。B.“寥寥无几”,形容稀少,没有几个。此处语境是指造出的“网红”节目却稀少,没有几个,使用正确。C.“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此处语境是指文化类综艺想要持续“走红”并“走强”,仍旧担子很重,路途遥远,使用正确。D.“独当一面”,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此处语境是指需要独特的创意,而不是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使用错误。故选D。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调查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中国民众对科学的信任度超过多数国家的民众。B.古诗词以其无限的魅力穿越时空,培养、影响、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C.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采用氢作为燃料,满足低温环境运行要求和环保属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培养、影响、感动”错,语序不当,应改为“影响、感动、培养”。C.“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错,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