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寒假计划寒假计划7篇(合集)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假计划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寒假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纲要》、《阳光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培养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体现人文的办学理念。二、具体活动安排:(一)、自20xx年11月15日——20xx年3月20日,全校学生进行冬季长跑锻炼,5—6年级每天跑完1000米,3—4年级每天跑完800米,1—2年级每天跑600米。1、学生利用体育课进行冬季长跑锻炼。2、学校组织学生利用间操时间进行冬季长跑。3、长跑时,全体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从一年级开始,从低到高,由内到外形成三个环形。4、长跑时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带领,一年级学生排成二路纵队跑进,其余年级学生排成四路纵队跑进,每班需要排好队形有秩序的.进行慢跑。5、长跑时间大约为10分钟左右。(二)、跳绳、踢毽、长跑比赛1、地点:学校操场2、比赛项目与办法:(1)、20xx年12月25日星期五下午举行冬季三项活动比赛。1—2年级30秒跳短绳比赛,每班男女生各5人。3年级1分钟跳短绳比赛,每班男女生各5人。4—6年级2分钟双摇跳短绳比赛,每班男女生各5人。5—6年级2分钟盘踢毽子比赛,每班男女生各5人。5—6年级5分钟跳长绳比赛,每班男女生各10人。5—6年级长跑比赛,自愿参与。(2)、各班报名表于12月20日前上交到体育组。(三)、录取及奖励办法:(1)按年级录取团体总分前两名。(2)个人名次按年级分别取前六名。(3)团体总分记分方法按各班运动员男女前六名成绩7、5、4、3、2、1得分总和计算,得分多者名次列前。(4)比赛成绩列入文明班队评比,获得年级团体总分第一的加10分,团体总分第二的加8分,团体总分第三的加6分。三、主要措施:1、成立由校长、主任、体育老师为主的“冬季体育三项锻炼”领导小组,校长统一管理,体育教师具体工作,确保“冬季三项”体育锻炼活动的顺利进行。2、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积极参与“冬季三项”体育锻炼,形成我校每人一绳一毽,人人参与冬季体育锻炼的氛围,掀起我校冬季体育锻炼的热潮。3、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冬季三项”体育锻炼的准备工作,加强安全意识,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坚决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4、认真组织好“冬季三项”体育锻炼的各项竞赛活动,及时做好成绩记载和统计,并积极组成学校代表队刻苦训练,为参加区“冬季三项”体育锻炼的比赛作准备,力争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5、做好5—6年级的长跑训练,为参加长跑比赛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寒假计划篇2寒假的计划如下语文:1、进行读书活动:必读书目--《小学生课外阅读》全部读完。推荐书目:《鲁宾逊漂流记》《窗边的小豆豆》《汤姆、索亚历险记》《快乐星球》等中外名著,也可根据家里的藏书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2、每天在写字本上练字一张。3、坚持写日记,至少3篇。4、完成《寒假生活指导》中的语文部分。数学1、口算天天练:每天完成一页口算。2、思维天天变:每天完成一道思维训练题。3、完成《寒假学习指导》中的数学部分。英语:1.每天坚持听录音15分钟。2.收集有关英语的图片,在生活中应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3.适量收看英语频道节目。4.完成《寒假学习指导》中的'英语部分。科学:1、依据课本,做好实验,发展动手能力。2、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在实践中学习。3、完成《寒假生活指导》中的科学部分寒假计划篇3为切实做好假期各项工作安排,使广大师生度过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假期,结合我校实际,现就20xx年寒假假期工作相关事宜安排如下:一、加强假期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寒假1.学生处会同总务处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切实把安全教育工作做足、做细、做实。2.学生处负责组织深挖细查安全工作方面的漏洞和隐患,要突出抓好重点场所和重点领域检查。在假期前和开学前集中精力对学生宿舍、食堂餐厅、教室、礼堂、图书馆、实验室、实验用品仓库、锅炉房、配电室、校园设施等场所进行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改。3.学生处安排好假期值班,加强校园安全管控和校园安全巡查,严防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滋生事端,严防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4.加强防灾避灾工作,健全雨雪冰冻、雾霾寒潮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机制。5.学生处抓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普遍开展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教育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班级QQ群和微信群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燃放烟花爆竹、防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