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的发展1.原因:南方的战乱较少,___________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_____________。2.区域拓展:宋代开始,经济发展进一步向_________以西拓展,________、福建和_________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1)水稻: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___,北宋时推广到_________地区。宋朝时,___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出现了“_____________,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___;南宋后期,_________种植区已推进到___________和川蜀一带。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_________、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_______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2.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________时,______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__________、河南__________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南宋时期,————已经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3.造船业:________、泉州、__________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_________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设计————,还配备了先进的__________。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出现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__________。(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___;城乡之间的_________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_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2.海外贸易(1)港口:广州、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________、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_____________。(3)管理: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_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中占有重要地位。四、经济重心南移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时最后完成。2.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知识点1农业的发展【例1】(2016·河北保定十七中期中)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解析: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知识点2手工业的进步【例2】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解析: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杭州是大商业市镇,泉州、广州造船业发达,是大的对外贸易港口,A、B、D三项都排除。知识点3经济重心南移【例3】(2016·四川内江)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北宋中期以后,苏州、湖州成为主要的粮仓,手工业和商业都超过北方;到北宋中期,淮河以南上缴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东南地区成了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地。这说明南方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1.南宋时,南方人的主食是()A.米饭B.面食C.肉类D.鱼类2.两宋时期,一行业在南方兴起并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这一行业是()A.丝织业B.棉纺织业C.造船业D.制瓷业3.(2016·湖南怀化)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A.扬一益二B.苏湖熟,天下足C.无徽不成商D.湖广熟,天下足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