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凤凰台本诗摹仿崔颢〈黄鹤楼〉起联泛写凤凰台来历,引出怀古之思;颔颈两联,就凤凰台具写台外景观;三四句寓今昔之感;五六句状山水之阔,寄身世之慨与君国之思。层层写来,次序井然。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凤去台空江自流。而今凤凰鳥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迳自东流不停。首句用凤凰来去引出全诗,是以怀古起兴。古代以凤凰为祥瑞的神鸟,传说中,凤凰鸟只有在天下清平之世出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的出现为治世祥瑞之征,李白乃以凤凰之来去,寄予王朝兴衰之感。李白见唐室倾危,想起昔时凤凰鸟游憩此地的传说,是怀古之情,也是对盛世的期待,而今凤凰不再,此地空无所有,只有江水依旧东流,此中深致忧国之慨。吴宫花草埋幽径,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衣冠成古丘。东晋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成了古老的坟冢,长眠地下。心情:吊古而伤今→登台想象吴宫繁华景象,晋代显贵风流事迹,如今隐于幽径,成为古丘。→吊古→因思一朝既衰,便被取代,大唐盛世已成过往,唐室岌岌可危,遂发忧叹。→伤今作法:前后对比,表现人事已非的今昔之感吴宫花草:美盛景物←→幽径:凄凉景致晋代衣冠:美盛人事←→古邱:凄凉景致→人事已非,而江山如故,所以往下笔锋一转,由古转今,接着描台上所见的实景:三山和二水。三山半落青天外,远处三山的峰峦,若隐若现地耸立在青天之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秦淮河的两道水流,中间就从白鹭洲区隔开来。颈联写山水之阔,却若有寓意:三山半落青天外→写云雾笼罩着三山,彷佛国君被群小包围而不得见;二水中分白鹭洲→写白鹭洲所中分的二水,暗喻君臣被奸邪所离间,不得相见。站在台上,看到金陵所见的三山二水,而极目西眺,长安终不可见,故引出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会掩蔽了太阳,长安不见使人愁。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总为浮云能蔽日:指奸邪之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进谗,使忠臣无由进言。此如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李林甫等,荒废朝政。→意在思君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自伤遭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不觉兴起无穷愁思。→意在忧国尾联归结主旨:不但思君忧国,而且自伤谗废。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复,不能不为朝廷忧伤。而此身无由自达,抱负终归虚想,亦不能无自伤之情。《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有的说气魄略逊崔诗。但此诗自然奇巧,并表现了政治上非常失意的心情。著有《沧浪诗话》的严羽:“当以崔颢《黄鹤楼》第一”;著有《删订唐诗解》吴昌祺在评论《凤凰台》时也说它“岂能比肩《黄鹤楼》”;南宋文学家刘克庄以“真敌手棋也”论之;编《李太白年谱》的王琦“调当让崔,格则逊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