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精选(10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对学生进行的科学教育一般从三年级开始。一方面身体的发育、学习与生活的变化使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独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见了,能够参与大人的谈话,而不像以前那样随意插入大人的谈话。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尝试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么听从权威。这些现象表明了三年级学生知识经验的扩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三年级学生又表现出行事理性不足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动机出现了差别,学科偏爱开始出现。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进入少年期后,随着交往能力的提高,学生之中开始出现关系较好的、比较稳定的好朋友。三、教学目标1、锻炼有意识记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2、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3、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4、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四、教学重点1、通过面向全体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2、加强针对性训练,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3、在集体中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活动中学会调节情绪。4、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五、教学措施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六、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2长大的梦想14学习的乐趣16做个受欢迎的人18当我独自一人110受了委屈怎么办112上课听讲的诀窍114学会尊重116批评不可怕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全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二、教学宗旨:留下你的烦恼,带走我的微笑三、教学目标: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2、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认请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3、普及心理辅导。工作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4、认真细致地做好疏导和跟踪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5、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辅导工作更加规范。具体目标:三年级: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四、主要辅导工作计划:(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1、组织相关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积极组织宣传,充分发挥各年级心理咨询联络员(各班班主任)的作用,积极利用健康教育课和班队课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设立心理信箱,心理健康教师做到每封必回。(二)常规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