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铁路时代楷模事迹材料(精选5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铁路时代楷模事迹材料大约有5篇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篇一:铁路时代楷模事迹材料李xx中共党员,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工务段杨连第桥隧工区工长,曾获得全国铁路“最美春运人”、xx省“xx好人”、xx局集团公司“安全功臣”等荣誉。处暑后的豫西山区,秋雨绵绵。8月30日6时许,“天窗”点开启,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工务段三门峡桥隧车间杨连第桥隧工区工长李xx,带着3名职工登上杨连第大桥,检查护轨、螺栓、枕木等设备。桥上的355根枕木,李xx每根都熟。他拿着检修锤认真检查,雨水顺着雨衣帽往下流。常年在户外作业,李xx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哪怕是颗小螺丝钉,都要保证安全。”李xx说。今年是李xx守桥的第13年。他的爷爷、父亲都在这儿工作过。李xx手握接力棒,发扬杨连第“登高精神”,精检细修、攻坚克难,用忠诚守护着大桥的安全畅通,确保桥梁设备优良率始终保持在100%。心中住着英雄桥“我在这块土地出生、长大、工作,这里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提到杨连第大桥,李xx难掩激动。杨连第大桥地处xx省三门峡市,位于陇海铁路观音堂至庙沟区间,以“登高英雄”杨连第的名字命名。它的原名为陇海铁路8号桥,1921年由法国、英国、比利时专家共同设计,历时4年建成。大桥高45米、长172。5米,东接槐沟隧道,西连陇海铁路最长的硖石隧道,四面峭壁环绕。李xx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这座桥的守护者。他们不仅留给了李xx铁路人的血脉,而且留给了他“登高精神”和铁路人的情怀。1957年,李xx的爷爷李德旺来到杨连第桥隧工区,在没水、没电、没路的艰苦环境中坚守了18年。1975年11月,李xx的父亲李长贵来到杨连第线路工区工作。1979年3月,李长贵结婚后把家安在了工区。30多个春节,他都留在工区值守,把团圆机会让给其他职工。1980年,李xx出生。在少年李xx的眼里,父亲总是严肃而忙碌的。短暂的亲子时光中,父亲最常讲的就是杨连第烈士的故事。从儿时起,一颗守护英雄桥的种子就种进了李xx的心田。2000年,李xx从部队退役,成为一名铁路职工。2008年,他主动申请离开条件好的地方,来到杨连第桥隧工区工作。第一天上班,父亲就叮嘱李xx:“到了桥上,班要接好,工作要干好,更要把杨连第‘登高精神’传承好。”后来,李xx才知道,这是当年父亲到杨连第线路工区上班时,爷爷嘱咐他的话。以前,每次经过杨连第大桥,李xx总会想起儿时的故事和父辈们巡视检查桥梁的场景。当真正从事这项工作后,他才认识到守桥的不易。“工作中,除了检修养护桥面、桥肚子里的各种零部件外,还有一项高难度的高空作业。”李xx说,对桥梁钢构架、托架进行检查、除锈、刷漆时,需要蹲或坐在一块悬吊于桥下的狭长木板上,稍微一用力,木板便在高空中晃动,就像荡秋千。第一次“荡秋千”,李xx吓坏了。“师傅不让干活,只是坐着体验,我的腿就一直哆嗦不停,两手紧紧地抓住安全绳。”李xx说。恐惧出于本能。李xx想尽快克服恐惧。下班后,他来到桥下的“英雄登高处”。看着桥墩上一块块铁夹板,想到杨连第烈士登高的情景,他的心里渐渐有了勇气。“我也曾是一名军人,他能做到的,我也能!”此后,再有“荡秋千”作业,李xx总是冲在前面。45米相当于15层楼高,普通人走在桥面上,免不了腿软目眩。“空中作业最大的特点是缺少支撑点,有劲儿使不上。地面十几分钟的作业,悬在空中要付出几倍的时间和努力。”李xx说。在杨连第“登高精神”的感召下,李xx专心跟着师傅学习业务,不仅战胜了恐惧,而且迅速掌握了标准化作业技巧,能够从容淡定地规范作业。他也因此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秋千哥”。经过10多年的历练,李xx从一名初级工变成了技师,从一名桥隧“菜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工长。他守好英雄桥的底气越来越足。用心守护英雄桥李xx所在的工区只有7个人,他们担负着47座桥梁、10座隧道和107座涵洞的养护维修任务。其中,养护维修杨连第大桥是最重要的任务。面对繁重的工作,李xx合理安排分工,让有限的人力发挥最大作用。在执行高空作业、隧道打冰、山体挂网等急难险重任务时,他总是冲在前面。陇海线车流密度大,繁忙时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通过。安全是李xx最挂心的事。“高处作业一定要正确系好安全带,切莫心存侥幸。”在工区的安全警示室,李xx每月都要对着图片展板向工友逐一讲解,进行警示教育。李xx将典型案例与本工区实际相结合,帮助大家熟练掌握新版十大违章行为、九个“十不”措施等内容,从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线。作业前,李xx总要充分做好安全预想,提前一天找准次日工作的安全关键点,对工友们进行安全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提示。“每次出车前,李工长都会嘱咐我检查车辆。尤其当前正值汛期,我们必须保证车辆状态时刻保持良好,做到接到险情后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