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的中期报告根据目前已经发布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回顾阶段(1949年-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和国情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中国政府开始探索并践行了“一校多制”的办学理念。在这一阶段,民族院校的建立主要以满足国家对各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为主导,学校重点侧重于培养高素质的民族骨干人才并保持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2.实践探索阶段(1978年-1995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民族院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民族院校开始转变办学理念,加强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引进和推广,旨在培养更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配合国家对各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和手段,提高各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3.发展革新阶段(1995年以后)进入21世纪后,中国民族院校的办学理念发生了较大的革新和发展。在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下,民族院校开始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和产业联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在办学理念的转变中,民族院校也更加注重重视师生交流、多元文化的交融,弘扬校园文化和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