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同桌PK背诵《念奴娇·赤壁(chìbì)怀古》/金戈铁马(jīngētiěmǎ)辛弃疾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círén)。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círén)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永遇乐·京口(jīnɡkǒu)北固亭怀古(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diǎngù),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永遇乐,词牌名。【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sòngdú),准确熟练地背诵、默写全词,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用典和对比手法的作用。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zhōngyuán)。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写作(xiězuò)背景辛稼轩,出生在金人统治下的济南,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词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下侵宋,年轻的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参加了济南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耿京的队伍,并在军中掌书记。后又代表耿京和南宋王朝联系,在军事上配合行动,共同抗金,不久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二十三岁的辛弃疾毅然直驱金人军营,捉住张安国,投奔南宋政权。南归后,他一直主张坚决抗战,与投降派进行不懈的斗争。他先后向送孝宗献《美芹十论》与《九议》等论文,阐明自己的抗战主张和具体措施。但南宋政权一直为主和派所把持,辛弃疾在二十年仕途生活中,不断受到打击排挤(páijǐ),南宋朝廷只让他当一些掌管钱粮的地方官,从不委以军事重任。晚年他又被谏官弹劾削职,在自己的庄园带湖、瓢泉被迫退隐二十多年,最后含愤去世。长于北方,少经战乱,有燕赵之气;曾单骑闯敌营,擒叛徒,有班超之风;曾献《美芹十论》,有恢复之志;也曾求田问舍,有归隐(ɡuīyǐn)之心;综其一生,四字足矣。写作(xiězuò)背景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ɡāochànɡ)大江东去自主(zìzhǔ)学习·自查自纠(2分钟)这首词的感情基调(jīdiào)是什么?合作(hézuò)交流探究思下片小结(xiǎojié):相同点:题材:咏史怀古词,题目结构“地点(dìdiǎn)+怀古”思想情感:托古喻今都渴望建功立业风格:意境雄浑、壮阔全词总结(zǒngjié):小结当堂(dānɡtánɡ)巩固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jímùyuǎntiào),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yíngdé)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huíshǒu),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思考(sīkǎo):用廉颇的典故,作用是什么?上片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fēnxī)苏辛二词的异同。记叙议论描写侧面描写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正面描写直接抒情抒情借境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间接(jiànjiē)抒情用典借古讽今表现手法比兴、衬托(烘托)、对比、渲染、白描、抑扬、象征、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以乐景写哀情、褒贬结合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等铁板铜琶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官署中的辅佐人员)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nǚláng),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芹”指芹菜。《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tóngxiāng)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