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大禹治水并非传说.docx
上传人:代瑶****zy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大禹治水并非传说.docx

2022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大禹治水并非传说.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5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大禹治水并非传说一件记述大禹治水故事约2900年前铸有98字长篇铭文的西周〔suiacute;〕公盨,近日入藏保利艺术博物馆并对外展出。其上铭文记述了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等内容,文辞体例前所未见,被学者们称赞为金文之最〔*〕。它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将极大推动中国古史研究,堪称近年来重大文物考古新发现。这件公盨,是2002年春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当时盖已失,只存器身,且大半为土锈所掩,显露出的局部铭文文辞古奥,难以释读,甚至给人以无头无尾之感。其内在价值不为人知,正辗转各处,待价而售。虽然不识其庐山真面目,但对于上近百字的青铜铭文,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专家预感到这其中可能蕴藏着大文章。在征得货主同意、未付款的情况下,保利艺术博物馆将带回北京邀请专家予以审鉴。经过清理保护,著名青铜器学者和古文字学家李学勤、马承源、陈佩芬、裘锡圭、朱凤瀚、李零等先后对其进行了仔细而周祥的鉴定和研究。专家们认为,这件是西周中期国的某一代国君公所作的青铜礼器。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教授认为,这个国即遂国,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作为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后人建立的国家。据史书记载,遂国世代恪守舜的明德,也因其德行美好,周武王将其长女太姬下嫁给遂国的胡公满,并封之于陈,建立了陈国。上所铸98字长篇铭文,字体优美,行款疏朗:字数不算很多,但字字珠玑,几无废言。铭文开篇即言: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的不同规定各自的贡赋。在洪水消退后,那些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岗之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平原之上。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随后,铭文又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并教诲民众以德行事。古人云:长铭铜器一件,足抵?尚书?一篇。说的是发现一篇长篇青铜铭文,就如同发现一篇相当于?尚书?这样重要的古代文献。这件器物的铭文不仅字数长,而且与以往所发现的纪名、纪事类的青铜铭文截然不同,堪称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其体例、格式前所未见,别具一格,内容更是极为重要。公盨铭文中所记述的禹,是中华民族家喻户晓、千古传唱的历史人物,被尊为夏、商、周三代圣王之首。他还是夏王朝的奠基人,没有大禹,便没有夏,更没有华夏。但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功名显赫、至为关键的人物,是否真有其人,夏王朝是否确实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广受争议的课题。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古史辨运动,就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并不成认大禹及夏代的存在。个别外国学者甚至还进而疑心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公盨铭的发现,将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一下子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的文字记录,充分说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在广泛传颂着大禹的功绩。夏为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德是中国传统伦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德治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封建中国。公盨铭中前后6处出现德,而且内涵颇为宽泛:要求民众既要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做人要齐明中正,还要孝顺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谐,注重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于民,顾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好其德,君王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天下才能安定。这不仅是周人尚德的实证,还说明2900年前中国关于德的思想已相当丰富、系统,德治观念已经形成,而且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德治思想的渊源;;;;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主张,其实只是对周人思想的总结与概括。通过专家解读,我们还了解到,2900年前我们祖先所讲述的德的最核心内容,就是有德于民,即为百姓做实事。此外,公盨铭的文辞与体例与现存的?尚书?等古代文献十分接近。它的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书的渊源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内容总结〔1〕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大禹治水并非传说一件记述大禹治水故事约2900年前铸有98字长篇铭文的西周〔suiacute〔2〕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大禹治水并非传说一件记述大禹治水故事约2900年前铸有98字长篇铭文的西周〔suiacute〔3〕经过清理保护,著名青铜器学者和古文字学家李学勤、马承源、陈佩芬、裘锡圭、朱凤瀚、李零等先后对其进行了仔细而周祥的鉴定和研究〔4〕德治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封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