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餐桌上的收获作文优秀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早晨一睁开眼,窗外蓝天映霞光——终于盼来了晴天,好不舒心。打开窗户,鸟儿的歌声裹着作物的馨香悠悠飘来。不远处的稻田里,收割机不知疲倦地来回运作着,埂头上晃动着稀疏的人影,似乎能看到那情不自禁的笑容,眼前完全就是一幅金秋丰乐图。自从有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时节格外想去乡下,前两年的“丰收节”恰逢阴雨,未能如愿。许同学在电话里总是安慰我说,丰收节年年有,天晴再来吧!昨夜满天阴云,让我愁了半宿。离开老家几十年,时常想到乡下的秋季,不说煮着新米的小锅饭、蒸(炖)着鸡鸭鱼的大锅菜散出的香味多么诱人,就那挂满枝头半青半红的大枣、新采摘的菱藕,足让人垂涎;还有那即将下市的秋瓜,总给人来年才相见,非大饱一顿过足瘾那般不舍。其实,新上来的秋季食物,超市、菜场能买到,可离开了乡土氛围,就感觉不到那味、那意境了。我拨通了手机……“知道你今儿来——”未等我开口,许同学就抢先道,“几个‘同僚’早有准备,和你一起分享‘丰收节’!”他说的“同僚”,就是他的几个要好乡邻,都跟我喝过酒。许同学早在县城买房,农闲时就来住几日。我劝他尽早搬来,在城里过个安逸快乐的晚年。他说,他的快乐在乡下,买房是便于孙子上学。这些年,我常去他家“打秋风”,吃顿新鲜事小,目的是找回儿时的快乐,满足那份乡愁。黑油油的乡村公路上车来车往,最多的是前往目的地的收割机或载着新稻谷回返的货车,驾驶室里闪着笑脸。公路两边,绿浪翻滚,金波荡漾——微风吹过,青油油的稻叶间露出了黄橙橙的稻穗。收割完的稻田里,铺了一层清油油的碎稻桔——收割机边割稻、脱粒,边粉碎秸秆。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大忙季节,田间几乎看不到人影,但“突突突”的机声满野唱响——这机声替代了昔日挑稻把男人粗犷的吆喝和女人割稻时的歌声。从不绝于耳的机声里,我似乎听出了农民开怀歌咏着——为天下人的“衣食”而“执着”“坚持”这支亘古不变的心曲,更觉出了秋收时节庄稼人喜形于色又难以言表的荡漾激情。许同学的村子离全椒县城40公里,田园景色眨眼晃过。进村那刻,我闻到了炮仗散出的硝烟味。丝缕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庭院,我指点“的哥”径直开进院子,地上散落一层炮仗皮,饭菜香味也扑面而来。“家里办喜事?”我小声叽咕道。“你第一次来乡下过丰收节吧?”的哥说,“有人家在这天放鞭庆贺,比端午、中秋还喜庆。”几双映着太阳的笑眼,朝我投来“稀客”的目光,从几个“同僚”的神情里,我知道了今年的收成,也猜到了他们当下的日子。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谋发展了,留下的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村里显得很冷清。我双手抱拳,正要开口,“五斗种”抢先道:“家家丰收,户户纳财,省时又省心……”他连珠炮似的说着,忽转身捋下几颗大枣,边吃边说:“现在样样称心,就是少了人气。”“人老护村,树老佑寨……”“四斗种”接上道,“花甲之年,能吃能喝能动是一份荣幸,守田地护家园更是一种快乐。”以前这季节,田园村头都是忙碌的身影,还有男人的吆喝和女人的歌声,这株枣树上早就一片嬉闹声,一粒粒枣核儿,在吧嗒吧嗒的吃声里,雨点般落下。看着这株有年头的枣树,我不禁想到了当年:一次我打碎了铁锅,怕挨打就逃出了家门。肚子饿得咕咕叫时,想到了邻居家的枣树。吃饱后,我竟在树上睡着了。母亲打着手电找到我时,树桠上的我正做着梦呢!母亲拉着我手,说:打碎了东西能买到,孩子丢了就买不到了。看着冷清得有点尴尬的挂满果实的枣树,真想爬上去再饱餐一顿,在睡梦中被母亲找到的感觉……村里原先的小学搬到镇上,奶奶们都跟去照应了,虽然增加了各家负担,但家长们情愿:政府集中资源,提高教学质量,都是为了孩子的明天。与早年相比,村里确实少了人气,但丰收的喜悦依旧,欢愉的笑声未息。两年未见,几位“同僚”还是那副乐呵呵样子。那年我来,刚入座,老许筷子一划,道:“今儿喊几个‘同僚’来陪你。”说着,放下筷子解释道,我们一同下地,三餐串门,还主宰田地经营,你说是不是“同僚”?我连声称“是”。此后,“同僚”就成了他对“乡邻”的代称。离饭点还早,我说去地里看看,“有什么好看的?早稻割完,杂物收尽,等几天就割中稻,都是粮贩子来打理……”不到11点,香喷喷的佳肴端上了桌,老许拉我坐下,说:“在饭桌上欣赏丰收景色吧!”“这就是我们的‘丰收节’……”另一位“同僚”抢话道,“这些菜都是土生土长,没花分文。”那香喷喷的粉蒸肉和红烧肉,是“五斗种”从家带来“入股”的,他家近期嫁女儿,杀了一头猪。红烧的桂鱼和做汤的鲫鱼,是“四斗种”鱼塘的;鸡鸭蔬菜、新花生家家都有,不去田间,照样感受到秋季的殷实和“丰收节”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