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西芦笛岩的导游词范文5篇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核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欣赏山水田园景色为辅的景致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小巧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余晖、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应接不暇,犹如仙境,被誉为“大做作的艺术之宫”。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影,现洞内存历代壁画77则。自1959年发明并开发后,现在已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游览热门。芦笛岩所在的光亮山,从前叫毛毛头山。本来半山腰只有一个小洞口,仅容一人进出,山坡上又长满芦荻草,并不引起人们的留神。《临桂县志》里,记录了光明山,然而不说山腰有岩洞。洞内保留有自唐贞元八年(792年)以来的壁书70余则,大局部是用墨笔在洞壁上书写的落款纪游。这些壁书表明,芦笛岩并非亘古无人知晓。邻近的村民,早就晓得这个灵活之洞,可是人们长期以来秘而不宣。“芦笛岩头桎梏破,桃花源内仙灵唱。”(郭沫若《满江红咏芦笛岩》)解放以后,人们生涯安宁,用不着避难了,便道出了芦笛岩的机密。1959年,四周村民供给了岩洞的情形,经由勘测建设,于1962年正式开放。由于洞口附近成长着芦荻草,据说能够做成笛子,取名芦笛岩。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入口与出口相邻,进洞处为原来的自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游程约500米。岩洞是70余万年前,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粉碎带流动溶蚀而造成的。洞中大批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是在岩洞构成当前,含有碳酸盐类的地下水,顺着岩石裂隙流出,水份蒸发,碳酸盐类积淀结晶,逐步沉积而成,千态万状况,目不暇接。芦笛岩的特色是洞中滴水多,石钟乳、石笋、石柱发育成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殊多。游人进洞,在林破的石柱缝隙旁边转来转去,加上彩色灯光的照射,犹如置身仙境个别。广西芦笛岩的导游词范文5篇(二)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xx号导游员,欢迎大家前来游览芦笛岩。很高兴为大家解说。芦笛岩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桂林山水的一颗明珠。由于游人较多,洞内道路曲折,各景点的灯光是讲完一段后自动关闭的,为了大家的安全和更好地参观游览,请大家不要走散,不要攀爬钟乳石照相,不要高声说话,不要吸烟。希望大家能配合我做好导游工作。我们的服务口号是“笑迎天下客,满意在芦笛”。希望我的讲解能伴随你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岩洞里游览。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侧山腰。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芦笛岩因此得名。芦笛岩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l0O万年前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变成了山洞。后来,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变成了含有碳酸根与钙离子的溶液。当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二氧化碳溢出;钙离子就沉淀结晶,经过长年的积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人们称赞芦笛岩是一座大自然的艺术之宫。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来芦笛岩游览,芦笛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迹,但历代都没有开发。芦笛岩于1959年开始进行勘测与建设。1962年正式对游人开放。自开放以来,芦笛岩曾先后接待了邓小平、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曾前来参观游览。芦笛岩洞深240米,最宽处93米,最大高度18米,游览路程约500米,游览时间大约40分钟。1.狮岭朝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壮丽图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每当太阳初升就有成群的狮子迎着朝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使整个森林充满了蓬蓬勃勃的朝气。这里有一头大狮子,这是头部,这是身部,这是尾巴。它正看护着那边的一群玩耍的小狮子,这个景叫“狮岭朝霞”。这些山峰、古树、狮子都是由洞顶滴水形成的钟乳石,含有钙离子的水从裂缝中滴下来,经过上万年以至几十万年的积累,结晶成悬挂在洞顶的石钟乳;水滴到地上,形成从下往上长的石笋;经过漫长的年代,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形成了石柱。这一类由滴水形成的钟乳石称为滴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中国有句成语说“水滴石穿”,在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只要有滴水活动,钟乳石就会不停地生长。2.红罗宝帐这像是一床圆顶蚊帐,这是帐顶,这是帐布,蚊帐的一半已经整齐地折叠起来了。帐顶叫穴盾,像古代兵器盾牌,国外叫它调色板。穴盾由从洞壁裂缝挤压出来的渗透水形成。水流形成穴盾上下两块圆形盾板,两块盾板中间是空的,水从盾板夹缝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当石幔长达2—3米时,石盾和石幔合起来就形成了盾帐,在外形上宛如一床圆顶蚊帐。盾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