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村调研方案有关村调研方案四篇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调研方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村调研方案篇1一、时间地点镇村调研座谈会,时间暂定8月21日(星期三),从上午8:30开始,11:30前结束;座谈的地点设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或能够容纳60人左右的场所。二、与会人员与会人员总数在50人左右,具体对象为:1、乡镇主职一人(党委书记或乡镇长);2、乡镇分管组织的负责人、包该村的乡镇干部;3、该村在县直单位工作的副科以上干部;4、联该村的县直单位负责人、驻村的党组织第一书记;5、该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全体村民小组组长;6、各村民小组安排党员和群众代表各1-2名。三、主要议程主持: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党建办主任陈新1、村支部书记报告近年工作的落实情况,今年后段工作的主要任务,就如何搞好今年的工作代表班子做出公开承诺。2、村党员、群众和组长代表,对县、乡和村的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15人以上发言)。3、该村在县直单位工作的副科级干部、包村的干部发言。4、联该村的县直单位负责人、驻村的党组织第一书记发言。5、乡镇主职干部讲话。6、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讲话。四、相关要求1、请乡镇分管组织的`负责人、包村的干部、村两委成员认真对待,开好预备会,商定村工作情况报告和后段工作安排,村班子成员共同提出承诺内容。2、确定好座谈地点和各组的与会对象,指导主要的发言人员做好发言准备;要求所有与会对象准时参会。3、下发征求意见表,请包村干部按照“大走访”活动的要求,指导与会代表填写好征求意见表,会后统一上交组织部工作人员。4、请村干部布置好会场,搞好卫生,准备好茶水;安排人员做好会议记录。村调研方案篇2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镇农村建房情况,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管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经镇政府领导同意,决定对我镇农村建房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研。一、调研主题调研我镇农民建房的需求状况与农村建房规范引导问题二、调研时间:20xx年9月26日-30日三、调研组织领导及分组1、成立调研领导小组,由同志任顾问,同志为组长同志为副组长,镇党政办、财政所、国土资源所、农经站、移民办及各村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2、调研人员及分组:第一组:组长:成员:第二组:组长:成员:第三组:组长:成员:第四组:组长:成员:四、调研内容1、农民现有住房情况,包括用地(建房用地性质、审批情况)、面积、层数、结构、建设年份等;2、农民建房的意愿、期望和需求等;3、农民对住房设计风格的意见;4、当前农民建房的资金来源情况,包括储蓄存款、可抵押资产等;5、统筹推进农村建房的体制机制问题,包括农村建房规划、设计、土地供应与调整、银行贷款支持等情况。五、调研要求1、各村按照镇政府的统一要求进行调研,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调研要围绕当前农民建房的一些基本问题,深入了解农村住房的现状和需求、规划标准和组织实施等问题,着力探索农民建房的`长效机制。2、各村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开展讨论,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每个村访问和填表农户不少于5户。并填写调查问卷和汇总表,撰写具体详实的调研报告,于10月8日前交镇领导小组。3、各调研小组要带好农民建房通用图集(征求意见稿)现场征求农民意见。村调研方案篇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体会议和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做好领导挂钩帮扶老少边岛重点村工作的通知》(莆委〔20xx〕63号)精神,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转变作风,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经局党组研究,现将我局进驻高峰村蹲点调研工作制定如下方案:一、调研目的把驻村蹲点调研作为机关干部了解基层情况、改进作风的重要举措,通过机关干部与基层党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培养群众感情、切实转变作风,为开展支持高峰村加快发展出谋献策。通过调研,全面掌握高峰村的村情民风、班子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情况,找准抓住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和下一步帮扶帮建的工作重点,形成调研报告,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和工作>计划,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挂钩帮扶打好基础,为即将展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提供有效载体,做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挂钩帮扶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二、调研内容(一)基本村情。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村人口数、党员数量等情况。(二)班子建设。包括班子配备、工作运转、报酬待遇等情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三)经济发展。包括村民和村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来源,20xx年村民人均纯收入、村财政收入情况,目前村级负债情况以及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