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稳就业状况研究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稳就业状况研究所谓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有别于“过去某个时期或阶段”的经济运行状态,一旦趋于稳定,那就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化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逐步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我国自2015年出现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连续几年经济发展速度总体趋缓,GDP增速从8%以上逐步降至6.5%左右。近两年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致今年GDP增速逐步下降至5.5%左右。通常GDP增速下降会引起失业率增加,因此在疫情高峰期间因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出现很多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的情况。从2022届高校毕业生数量来看预计有1076万人左右,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增量均创新高。与此同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新冠疫情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其中,16-25岁人口失业率为14.3%。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从结构上来看16-25岁失业问题相对突出。要解决好就业问题,须得从多方面着手。近些年来随着中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吸纳了更多人群就业,因此中小微企业对解决民生问题、稳定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稳就业现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发展以稳增长为主,更加重视就业问题。稳就业是稳经济和稳社会的重要一环,稳就业离不开中小微企业。(一)中小微企业稳就业的贡献很大,中小微企业稳,就业就稳据统计,2020年国有企业的总体就业人数为5562万人,占就业比重的7.5%。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到1.4亿,提供了超过85%的就业岗位。可以看出,中小微小企业、民营企业对就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中小微企业因其规模小具有自身发展优势,在经济多元化发展阶段,成为市场主体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中小微企业自身小、散、弱的特征,导致企业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关乎就业稳定与民生改善,是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若能更好解决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问题,就会促进就业率上升。(二)国内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冲击,经营普遍困难,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大大增加了我国当前的失业风险。据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小微企业都表示疫情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甚至部分企业的经营在疫情期间难以为继,面临倒闭的风险。因而企业对劳动力需求下降。(三)对外开放与输入型就业风险,对外贸型中小微企业稳就业产生不利影响除了中国自身经济因素外,与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也带来了输入型就业风险。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当与我国有经济往来的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就业风险会通过对外部门的外贸、投资等途径传导到我国外向型经济部门,紧接着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波及更多企业和产业,对我国就业市场产生不利冲击。二、当前中小微企业在“稳就业”方面面临以下一些问题(一)经济增速下降导致中小微企业发展指数下降,加剧就业大环境压力整体宏观经济增长与失业率成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经投资、消费、进出口和政府购买等渠道进行传递。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从国际看,全球疫情持续不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畅,国际能源、粮食供给趋于紧张,大宗商品价格仍居高位。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高企,为了应对通胀压力,这些国家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加大了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从国内看,疫情反复无常、多点散发影响了部分地区生产、投资、消费,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也进一步突出,例如订单不足、开工不足;由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日常经营资金和发展资金出现短缺。这些累计效应制约了经济稳定恢复,影响着就业的大环境。(二)当生产经营发展困难时,中小微企业以减员降薪为主要应对策略,加剧劳动力市场风险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今年7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总体水平高于上年同期,青年人失业率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当月,由于第三产业恢复缓慢、青年人就业占比较高,企业受疫情冲击出现生产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16-25岁城镇青年人失业率上升了0.6个百分点达到19.9%。青年人就业持续承压,俨然已成为中国稳就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企业在受到疫情的冲击后,往往以降薪裁员为主要应对策略,使得风险迅速传导至劳动力市场。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影响的举措有很多,但是常用的几项重要举措几乎都与劳动力市场相关:一是降低薪资水平以减少经营成本,这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的收入;二是精简人员和大规模裁员,这会直接导致失业、下岗;三是企业关掉部分或全部业务,或者整体退出市场,这将导致整体企业甚至产业链某一环节的岗位长期流失。从不同类型企业来看,民营企业、住宿餐饮旅游业、批发零售业采取了降低薪资水平和精简人员。而这些企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