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地理高考常考知识点总结(二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高中地理高考常考知识点总结(二篇).pdf

2024年高中地理高考常考知识点总结(二篇).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高中地理高考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一个相对较大的科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地理,下面我将对高中地理高考常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1.自然地理(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椭球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2)大洲与大洋:世界上的大洲主要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大洋主要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3)全球气候分区: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将地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4)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和地球坐标系。公转使得地球季节变化。(5)地球的大小与区位: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1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2.人口与城市(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数量、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是人口问题的重要方面。(2)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指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产业多样化的地区。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和城市面积比例的增加。(3)城市与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由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所组成的。(4)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活:城市规划是为了使城市更加有序、美观、便利和环保。城市生活包括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3.地理综合(1)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地质灾害和海洋地质灾害等。(2)水资源与利用: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要合理利用水资源。(3)能源与能源问题:能源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撑,要加强能源的开发和利用。(4)土地资源与利用:土地资源是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5)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以上是高中地理高考常考的知识点总结,同学们在备考时可以重点复习这些内容。除了这些知识点,还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多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希望同学们都能取得好成绩!2024年高中地理高考常考知识点总结(二)人口迁移专题: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⑵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⑶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⑷____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____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1.聚合思维法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3.假设思维法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