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特点-郑州社会组织信息网.doc
上传人:努力****冰心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特点-郑州社会组织信息网.doc

(完整word版)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特点-郑州社会组织信息网.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要内容一、民间非营利组织财会管理特性二、民间非营利组织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三、财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做好财务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五、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办理年度审计年检、纳税业务和使用财税优惠政策的建议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规范管理建议按照郑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这次培训班的安排,我结合7、8月份对我市民间非营利组织“两随机、一公开”检查审计实际情况,主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简要谈谈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讲的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一、民间非营利组织财会制度的特点:民间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与政府机构、企业(公司)不一样,其一,组织性质上属民间性,它不是政府机构也不是企业,它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具有公益特性的公共服务组织。尽管民间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社会服务与国有非营利事业单位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它更突出民间性。二是它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三是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四是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民间非营利组织这特点决定了它的财务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一)财务运作目的的非营利性。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为了使资金或基金保值、增值而开展经营活动,基金会经批准也可以为了募集资金而开展义演、义卖等活动。这些活动的收益都要用在公益事业上,不能在内部分。当民间非营利组织终止的时候,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产也不能归还发起人或捐赠人,要转让给其他公益组织。因此,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这些经营行为仍然是以公益事业为目的,不影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二)财务管理资金的安全性。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决定了它的会计目标。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各界的捐赠以及接受服务对象缴纳的服务费等,所以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满足捐赠者、服务对象以及监管部门等会计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民间非营利组织资产和基金由于具有社会公共财产的属性,管理上主要强调安全性,收益应是次要的。(三)会计要素设置的特殊性。针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设置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会计要素。用“净资产”要素反映该组织拥有的权益,而不必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来反映资源提供者享有的所有权和其应该从组织中取得的回报。当然在权责发生制下,也不必采用政府组织中收付实现制的“支出”要素来核算。民间非营利组织虽然运营支出全部来源于基金及其增值,但民间非营利组织作为管理者,并没有自己的利益,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任何收入都不能用于分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基础引入了企业会计的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即要求该组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成本管理,从而弥补收付实现制会计的不足。但其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不设置成本要素。(四)会计计量基础体现公允性。民间非营利组织坚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同时,对捐赠等特殊交易事项引入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基础。因为捐赠资产等都是无偿取得的,难以按照实际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这样更利于真实、完整地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活动。(五)收入的确认和费用的分类体现严格性。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严格区分会费收入、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其他收入。民间非营利组织对费用的核算严格区分业务活动成本和期间费用。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六)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体现规范性。民间非营利组织向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其中,基本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按财务报告编制的时间,分为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二、民间非营利组织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一)加强财务管理是法律法规的规定。搞好财务管理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2004年8月18日,财政部制订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目的是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此,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二)加强财务管理是加强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机构建设的要求。目前,相当数量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因发展需要,下设了许多分支(代表)机构,在法律上这些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自已的章程,其活动的法律后果由总机构承担。所以,分支(代表机构)必须在总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活动,按照总机构的要求开展财务活动。但分支(代表)机构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在依照执行理事会决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