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档案馆安全保卫制度档案馆安全保卫制度档案安全定期检查制度一、档案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对本馆设备、设施和档案进行安全检查、检验。二、馆里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人员对设备、设施和档案进行定期检查。三、每周对库房安全进行一次重点检查。特别要加强对库房电源线路、设施开关、电化设备仪器、消防设备的检查。四、对档案实体安全每月进行一次检查,重点检查明清时期档案的内部安全。五、对检查结果要作好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反映并采取适当措施,消除隐患和解除问题。档案安全隐患整改跟踪督办制度一、巡查、检查出的档案安全隐患应尽快整改,及时消除。二、不能尽快整改的安全隐患,应尽快制定整改方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写出整改报告。三、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四、安全隐患未消除之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加大防范力度,确保不出事故。五、设备隐患不能及时消除,不能确保安全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六、如本馆无能力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要提出解决方案及时报告市档案局有关部门及领导。七、在将档案安全隐患上报市档案局有关部门和领导后,应及时联系,争取支持,力争尽快将安全隐患消除。档案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建设,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责任,特制定本制度。一、适用对象及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馆全体工作人员。二、适用内容及事项。违反有关政策和规定,或者有以下行为的,依照本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1、不关门窗,造成档案丢失的;2、没有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档案库房及实体安全检查,造成档案安全事故的;3、安全设施及设备责任人不认真管理维护设施设备,造成设施设备损坏的;4、档案库房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不力,造成档案损坏的;5、违反安全管理程序办事,造成档案安全事故的;6、工作中无故脱岗,延误重大事项办理,造成档案安全事故的。三、追究办法及实施1、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随时检查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2、将事故责任追究与个人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本馆工作人员在本年度内发生一次以上(含一次)事故的,取消评比先进资格。3、对出现误事故的当事人,经调查核实,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调换岗位、纪律处分等。四、健全组织与措施。1、加强对本馆工作人员档案安全责任追究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工为组长,其他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馆的档案安全事故追究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并具体负责事故差错追究制度的具体工作。2、加强对安全事故追究制度落实的检查监督。本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手续齐全、处理得当”的原则,对工作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行为进行责任追究。达到教育惩戒、整改纠正之目的。档案资料接收征集制度一、县档案馆负责接收、征集本县范围内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并做好进馆登记工作。二、切实做好党政领导在党务政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经常做好名人、名企业、名产品的收集或征集工作。三、定期做好县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接收工作,及时接收撤、并、转单位的档案资料。四、各单位编辑出版的书刊,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办法收集。五、凡属革命历史文献、文化遗产、民间谱牒,应当随时收集。六、对自愿捐献属个人所有的档案资料者,可以给予适当奖励;对愿意寄存的单位或个人,档案馆应热情提供有关方面的服务,保证寄存档案资料的安全和保密。邵东县档案馆档案库房管理制度一、坚持库房“三查”、“二不准”。查门窗是否关好,查电源是否关闭,查档案保管是否整洁。不准抽烟和随地吐痰,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库房。二、查阅后的档案资料应及时入柜,不得随便将档案放在接待室。三、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库房的消防安全和技术管理,具体做好“十防”(防光、防尘、防盗、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霉、防高温、防有害气体)工作。四、新接收的档案资料,必须经消毒、杀虫、去湿等技术处理才能进馆。五、库房管理人员做好温湿度测记,及时调节库房温湿度。六、搞好库房卫生工作,做到每周一小扫,每月一大扫,经常保持库内干净。邵东县档案馆档案资料保管销毁制度一、凡进馆的档案、资料必须按全宗、目录、案卷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对号归入该全宗的箱柜保管。二、本馆的档案、资料一般不得外借,如因特殊需要,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每卷交押金100元,并办理借阅手续,限期归还。三、未经批准擅自借出档案的,罚现金每卷(件)200元。四、馆内档案资料,每月一次抽样检查,年终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组成鉴定小组,负责档案销毁鉴定工作。六、凡过了保管期限的档案,须经鉴定小组鉴定,造册登记,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才能销毁。档案资料保密制度一、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保密观念,忠于职守,遵守党和国家各项保密制度。二、凡会、办公会会议记录,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处分,未做结论的干部调配、考察、内部评议的档案,不得随意扩大调阅范围。三、凡涉及政治机密不宜公开的和有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