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地理(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2014学年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地理(含答案).pdf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地理(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地理(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规模小,且波动较大”这一特征发生在人口增长历程的A.原始低增长阶段B.高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D.现代低增长阶段2.下图为四个国家的轮廓图(比例尺不同),请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型的是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读表1,完成3~4题。表1:世界各大洲2010年和2050年人口数量表(单位:亿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2010年38.77.258.693.295.510.332050年52.176.5319.374.387.830.483.表中所示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拉丁美洲D.大洋洲4.下列问题,由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是A.教育压力增大B.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C.就业压力增大D.造成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图1),完成5~6题。5.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④6.近年来,造成中东叙利亚和非洲利比亚等国家大量难民潮的原因是A.①B.②图1C.④D.⑤图2中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2回答7~8题。7.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C.人口主要由甲、丙迁往乙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8.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收入B.军事图2C.工程建设D.新区开发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图3),回答9~10题。9.A表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则A代表的是A.科技水平B.资源基础C.受教育水平D.消费水平10.E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则E代表的因素是A.经济发达程度B.对外开放程度C.资源丰富程度D.人均消费水平图3图4四条折线示意中国、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4完成11~12题。1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丁1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图4B.城市环境趋于恶化C.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13.图5中住宅区的范围应该在A.E─GB.E─HC.F─HD.F─I图5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图6),回答14~15题。14.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人口稠密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15.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①东北平原②河套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成都平原A.①④B.①③图6C.③④D.①②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7),回答16~17题。16.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混合农业B.水稻种植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17.限制该地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图7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图8为我国某自然村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的扇面示意图。读图8回答18~19题。18.该自然村可能位于图8A.杭州市附近B.长春市附近C.昆明市附近D.成都市附近19.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B.市场C.劳动力D.气候读下面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图9),回答20~22题。20.下列工业区位因素中,在图9中没有直接体现出的是A.动力因素B.交通因素C.市场因素D.技术因素图921.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A.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B.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C.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D.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