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临诊特点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的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故民间有“口疮”、“蹄癀”之称。易感动物多FMD易感动物多,33种动物可被感染,偶蹄兽多见。(1)多数国家牛和水牛是主要感染动物,症状比较明显。(2)山羊、绵羊易感性差,常常成为传染源,症状较轻。(3)猪主要是直接接触或饲喂污染的饲料而感染,近来研究发现存在猪适应的FMDV毒株,感染猪通过呼吸道排出大量病毒,感染其他动物。毒力强一头病牛的排毒量可感染100万头牛,1克病猪蹄部水疱皮可使10万头猪感染发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生产性能下降,防治费用高发病率100%,成年畜死亡率一般1-2%,但幼畜高达50%,甚至100%。往往几个省,几大洲甚至全球同时发生。病原的类型比较多,主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亚型之间交叉保护差。病毒的易变性,常有新的亚型出现。一、病原型和亚型存在部位:口蹄疫病毒在病畜的水泡皮及其淋巴液中含毒量最高;在水泡发展过程中,病毒进入血流,分布到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在发热期血液内病毒含量最高,退热后,在奶、尿、口涎、泪、粪便等都会有一定量的病毒。抵抗力:很强,低温能长期保存,—20℃以下组织块中能存活3—4年左右,对热50—60℃存活30—40分钟,沸水中瞬间即死。在自然情况下,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久。对酸敏感,pH5.3-5.7,短时间灭活,胴体无害化处理可使用酸灭活,8℃:24-42h,12℃:24h,13℃:16h高温、阳光(紫外线)对病毒有杀灭作用,酸和碱对口蹄疫病毒的灭活作用很强。1—2%氢氧化钠、30%草木灰水、1—2%甲醛溶液、0.2—0.5%过氧乙酸、4%的碳酸钠溶液二、流行病学传染源:带毒动物:包括隐性感染动物,其排泄物、分泌物带毒,甚至呼出的气体发病动物:含毒量以感染动物口腔中的舌皮最高,其次是水疱液、内脏、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途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均可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可经损伤的粘膜(口、鼻、眼、乳腺)和皮肤呼吸道传播:呼吸入受污染的空气流行特点从流行病学观点看:绵羊是FMDV的储存器,猪是感染的放大器,牛是发病的指示灯牛、猪、羊感染后,症状最明显的是牛、最不明显的是羊,而感染后排毒最强的是猪,其呼出的气体中FMDV是牛的20倍该病传染快、流行广、发病率高,往往牛、羊、猪在同一时间内发病近年来,猪发生有扩大的趋势行病流学----FMDV的传播方式流行病学------FMDV的传播速度流行形式:在牧区:常大流行半农半牧区:流行在农区:该病的流行可呈跳跃式传播:主要是流通原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由于气温高低、日光强弱对FMDV的影响等,其流行常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秋季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在农区或半农区不明显,猪秋末、冬春多发周期性:每隔1-2年或3-5年就流行一次发病机理三、症状蹄部趾间、蹄冠等部出现水疱,病牛不愿站立或行走,跛行。水疱破溃出现糜烂、化脓和坏死,严重时可使蹄匣脱落。俗称“脱靴”乳头皮肤亦可发生水疱和糜烂。乳房上口蹄疫病变见于纯种牛,黄牛较少发生。乳房炎,泌乳大大减少,有时损失高达75%。甚至泌乳停止。牛口蹄疫牛口蹄疫牛乳房上的水疱成年牛死亡率很低,不超过1%—3%。犊牛发病时,大多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在体温升高时发生腹泻,死亡率可达20%—50%表现全身虚弱,肌肉发抖,特别是心跳加快,节律不齐,站立不稳,行走摇晃,因心肌麻痹倒地而死。绵羊感染率低,主要侵害蹄部,出现跛行;山羊多见于口腔,水疱发生于硬腭和舌面,羔羊有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猪潜伏期1-2天症状以水疱为主要特征,有如下特点水疱以蹄部、鼻部、口腔内多见,尤其以鼻部,另乳房、乳头皮肤也常发生病猪可发生明显跛行,不愿站立、地上跪行、蹄壳脱落仔猪发病较重,多发急性胃肠炎、剧烈拉稀、迅速脱水死亡,出现瘫痪症状的仔猪,死亡率达50%以上鼻镜边缘水泡猪口蹄疫,颊部粘膜糜烂蹄锺部水泡破溃蹄叉部水泡破溃,蹄冠部水肿猪乳房上的水疱四、病变虎斑心五、诊断注意猪口蹄疫与猪传染性水疱病(猪)、猪水疱性疹(猪)和水疱性口炎(单蹄动物为多)的区别。口蹄疫猪传染性水疱病易感动物偶蹄兽猪酸抵抗力半小时灭活不被灭活流行特点传播迅速、流行广传播慢,多见商品猪场吻突水泡1/3有水泡1%,很少对仔猪的致病力90%以上很少对小鼠的致病力全部死亡致死2日龄小鼠免疫学方法检查反向间接血凝反向间接血凝防、检、消、杀1、平时的预防措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