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一只****呀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 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生物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三生物2020.0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5页,第Ⅱ卷6-10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人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属于多糖,是能源物质B.磷脂属于脂肪,是储能物质C.RNA属于核酸,是遗传物质D.促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是信息物质2.蓝藻和黑藻A.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都具有细胞壁,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C.翻译都在核糖体上进行,共用一套密码子D.遗传物质都是DNA,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3.用新鲜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色素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用无水酒精提取并分离色素B.分离色素时,如发现色素带颜色过浅,应再多划几次滤液细线C.滤纸条上4条色素带通常都是平齐的,且彼此之间的间距基本相同D.滤纸条上距滤液细线较远的2种色素对蓝紫光有较大吸收值4.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且作用后立即被降解B.ATP与ADP能相互转化,说明能量可以循环利用C.ATP的形成需要酶,而酶的合成并不需要ATPD.ATP和酶的组成成分中可能都含有五碳糖5.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图为动物细胞凋亡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动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该过程完成的B.凋亡小体的形成过程中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无关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该过程会破坏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6.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产生的子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发生于有丝分裂过程,形成该细胞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若发生于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后期有6条染色体C.若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该细胞的名称是卵细胞D.若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形成该细胞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7.果蝇的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灰色)、b(黑色)控制,但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果蝇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乙产生的配子中有2/3是异常的C.F1中雌雄性个体都是灰色的D.F1中雌性个体数等于雄性个体数8.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R型细菌和S型细菌不可能通过肉眼观察分辨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而标记噬菌体D.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突变,能加速变异进程,缩短育种年限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能将优良基因集中到同一品种中C.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能较快获得纯合优良植株D.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进化过程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袁隆平在野外发现了野生水稻用于杂交育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1.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无机盐的含量决定C.内环境是生物体代谢的主要场所D.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12.下图是人体对低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激素a是胰高血糖素释放因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分别是垂体细胞、胰岛A细胞B.体内的激素b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C.激素a能特异性的运输并作用于甲细胞D.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速度快、时间短13.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脊髓灰质中的传出神经元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口服“糖丸”可以预防该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通常不会出现感觉障碍B.浆细胞接受脊髓灰质炎病毒刺激后,能产生特异性结合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C.口服“糖丸”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予以预防脊髓灰质炎D.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特异性地进入脊髓灰质中的传出神经元内14.下面是研究两种药物TIBA和S-3307对豌豆黄化苗茎切段生长影响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