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6年专接本选拔考试机械设计基础模拟试卷三(.pdf
上传人:山梅****ai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北省2016年专接本选拔考试机械设计基础模拟试卷三(.pdf

河北省2016年专接本选拔考试机械设计基础模拟试卷三(.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北省2016年专接本选拔考试机械设计基础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机器中运动的最小单元称为()A.零件B.部件C.机构D.构件2.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为了获得曲柄摇杆机构,其机架应取()A.最短杆B.最短杆的相邻杆C.最短杆的相对杆D.任何一杆3.为保证四杆机构良好的机械性能,___________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A压力角B传动角C极位夹角D摆角4.在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A.将产生刚性冲击B.将产生柔性冲击C.没有冲击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5.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形状取决于()A.分度圆B.齿顶圆C.齿根圆D.基圆6.按承受载荷的性质分类,减速器中的齿轮轴属于()A.传动轴B.固定心轴C.转轴D.转动心轴7.在下列联轴器中,通常所说的刚性联轴器是()A.齿式联轴器B.弹性套柱销联轴器C.弹性柱销联轴器D.凸缘联轴器8.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是因为()A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B带容易变形和磨损C带在带轮上打滑D带的弹性滑动9.若两被联接件厚度不大,需要经常装拆时,宜采用()A.螺栓联接B.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D.紧定螺钉联接10.适合于做轴承衬的材料是()A.合金钢B.铸铁C.巴氏合金D.非金属材料二、填空题1.运动副是指能使两构件之间既能保持________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的形式相对运动的_______。2.普通平键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结构形式。3.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愈___________,压力角愈___________,机构传力性能愈好。4.传动比i≠1的一对齿轮传动,在工作时大小齿轮的弯曲应力值_____________等。5.对轴上的零件进行周向固定常见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简答题1.简述渐开线的性质。2.何为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和基本额定动载荷?3.简述轴上零件有哪些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四、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五、如图所示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以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试求:(1)画出理论轮廓曲线、基圆与偏距圆;(2)标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的压力角和从动件的位移s。六、在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主动轮1作逆时针转动。已*知标准中心距a120mm,z120,z240,20,ha1,c*0.25。试:(1)确定模数m;(2)两个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r2;(3)两个齿轮的齿顶圆半径ra1、ra2;(4)两个齿轮的基圆半径rb1、rb2;(5)分度圆齿距P。七、指出图示轴系的结构错误,轴承采用脂润滑(用笔圈出错误之处,并简单说明错误原因,不要求改正)。参考答案一、D/B/B/A/D/C/D/D/A/C二、1.直接、连接2.圆头、方头、单圆头3.大、小4.不相5.键连接、销连接、过盈连接三、1.①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一段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一段弧长。②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其基圆相切。③渐开线离基圆越远,曲率半径越大。④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⑤基圆内无渐开线。⑥离基圆越远,渐开线压力角越大。2.答: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一批同型号的轴承在相同的条件下运转时,90%的轴承不发生点蚀破坏前的总转数或工作的总小时数。基本额定动载荷是使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恰好为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用C表示。对于向心轴承而言指的是径向载荷,称为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Cr,对于推力轴承而言指的是轴向载荷,称为轴向基本额定动载荷Ca。3.答:轴向固定方法:轴肩、套筒、轴端挡圈、轴承端盖、圆螺母和轴用弹性挡圈。周向固定方法:键连接、花键连接、销连接、紧定螺钉连接和过盈连接。四、解:DBCAB处的滚子为局部自由度,C或D处为虚约束;A为复合铰链。F3n2pLpH3628111五、解:六、a(1/2)m(z1z2)m=2a/(z1+z2)=2x120/(20+40)=4mmr1=mz1/2=4x20/2=40mmr2=mz2/2=4x40/2=80mmrb1=r1cosα=37.58mmrb2=r2cosα=75.18mmra1=r1+hm=40+4=44mmra2=r2+hm=80+4=84mmP=πm=4πmm七、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