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低保申请书农村低保申请书集合六篇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有各项事务需要申请书,申请书不同于其他书信,是一种专用书信。那么相关的申请书到底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低保申请书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农村低保申请书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我叫×××,××市××镇人,××××年×月出生,现年××岁。叹原家境贫寒,初小便中途辍学;惜孩童时期即患眼疾,因穷困未得到有效治疗,而致终生残疾,已被鉴定为四级(见残疾证书);自幼营养不良、体弱多病,仅经有限治疗,至今数病缠身,多年来经常头痛、腰痛、胸痛、胃痛、四肢乏力……虽仍存一定的劳动能力,却不能从事稍重的体力活动,即便较为轻松的体力劳动也难以天天为继,总要时常休息,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家庭收入。我本抱独身而终之心,幸姻缘顾盼,××年××月方良缘喜结,此时早过而立,年已三十六七。妻×××,生于×××年×月,现年四十又二,天生残疾,定为四级(见残疾证书),务农困难,划算欠缺,更难就业,一直赋闲在家,仅操持部分家务。两个苦人,既然联结,自始至终,只求温饱,不求家业。××年×月,儿子降生,初为人父,甚是喜悦。然而,久而久之,喜少忧多:忧家庭生活开支的来源,忧小儿教育学习的费用,忧自己的身体能否支撑……常常愁眉不展。值得庆幸的是,在党和当地各级基层政府的关怀之下,在众多亲朋的关照之下,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虽然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总算克服过来,把家庭勉强维持至今。在此,我们全家由衷地特别感谢关怀过我家的各级政府领导。进入×××年以后,随着小孩的成长和双方父母的年迈多病,深感家庭开支的日益增大,也因为我和妻子身体尤其是我的身体每况愈下,更感身上负担沉重。儿子现在××县×中读高一,一年学杂费用、生活费用需要×万×千元,家庭必须的最低日常用度需要×千元,农业生产成本×千×百元,本人和家人医疗费用×千×百元,父母赡养费用×千元(已经被照顾了),总共家庭开支到达×万×千元。而我家一年的收入只有×万×千元左右,生活十分拮据,不足部分只有靠借贷和亲朋接济。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非常英明,更加体恤困难群众。听说我家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们异常地高兴。于是几经斟酌,我家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我完全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和各级领导会考虑我家的实际困难,解决我家的生活危机,向我家伸出援助之手!此致敬礼!申请人:××××年×月×日农村低保申请书篇2尊敬的xx区各级领导:我叫***,家住潘集区贺疃乡***户。由于原来家境贫寒,小学只读到三年级,家中现有四口人共同生活,(户口簿上为五口人,女儿外嫁后户口未迁出),现在居住在自家的房子里,该房屋建于20xx年,由煤矿企业给予的塌陷区移迁补偿款请人所盖的搬迁楼。我家的所有收入全来自承包地所带来的收益,抛去维护该承包地的所有费用,年所有收入不过五千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情况是:我本人,现年67岁,早期因种种原因患有xx疾病,虽经治疗但仍有反复。妻子***,现年62岁,常年身患高血压,稍有劳作,头晕目眩,血压波动极大,严重影响自身的生命安全,不得不在家静养。长子***,现年36岁,未婚,幼时生病,因家境贫寒,私自抓药喂食致使我儿智力低下,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经我市精神病医院鉴定为残疾三级。女儿***,现年34岁,早在20xx年就已出嫁,现住潘集区***室,无业,无任何经济收入。其夫,是****工人,月工资两千元左右。她有一个女儿,10周岁。她家生活也很困难,每月还得还房贷,不能给我生活费用。不孝养子***,现年25岁,20xx年外出打工与外省一位女子相识,并于次年来家举债为其办理了结婚仪式,至今未办理结婚证。婚后不久,便又外出靠卖体力为生,生活过得风餐露宿,对我二老生老病痛不管不问也无能力照顾。我两个老人带着残疾的儿子生活过得捉襟见肘,常常是有这顿,没下顿,生活特别艰苦。现在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都只好停了。幸好,我听说中央对特殊困难的农民有政策照顾,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于是,我特向上级领导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此致申请人:xxx20xx年x月x日农村低保申请书篇3尊敬的上级领导:我叫xx,现年62岁,家住xx乡xx村xx组。本人于1985年至1987年任xx村村长,1988年至1992年任xx村支部书记,在任期间,我领导组织全体村民修筑了进村公路;领导组织全体村民架设高压电线进村进寨;组织全体村民扩建池塘,解决了当时头等“三大难”的交通问题?x通电问题?x农田灌溉问题,为群众事业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深得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戴。然而,我不幸在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