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倡议书编辑精选范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捐款倡议书编辑精选范文.docx

捐款倡议书编辑精选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捐款倡议书有关捐款倡议书范文集锦8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跟倡议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倡议书具有公开性的特征,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书信。还是对倡议书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捐款倡议书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捐款倡议书篇1全村委会广大干部群众,您们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腊庄小学在全村近万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连年被评为镇级先进单位,县级规范化学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腊庄小学的办学条件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教学楼陈旧、教师办公场所狭窄、配套设施落后、没有像样的体育场……总之,腊庄小学的现有条件越来越不适应学校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此,新建一所高标准的满足全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学校,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镇中心学校、村委会、腊庄小学审时度势,痛下决心,决心举全体腊庄人民之力,集全体腊庄人民之智,建一所“全县一流,三十年不落后”的村委会完小。腊庄小学新校将根据全村委会人口、生源情况和发展前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低于12个教学班规模,建设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音体美室等。同时,每个教室内都安装网线和多功能电子白板。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最大限度的促进教育教学。目标已经确定,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征地资金是摆在我们眼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我镇的财政状况没有能力承担所有建设资金,我们将本着“向上级争取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建校资金,为此,我们倡议:全体腊庄人民,各尽所能,积极为学校建设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期盼每一位热心教育人士、每一位企业家、每一位在外创业的乡亲、每一位在家的家乡父老,积极参与捐资建校。请您相信,我们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充分接受社会监督,保证筹集的每一分钱都用于学校建设!我们相信,您的每一点奉献,全体腊庄人民都会铭记在心;您的每一份付出,都会赢得全社会的尊重;您的每一点善举,将会使您功德无量,福有悠归!我们相信,有县教育局的正确引导、有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体腊庄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全体参与建校人员的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一座美丽的、时尚的、一流的、花园式学校将会矗立在我们眼前!热心捐款联系方式:年月日捐款倡议书篇2一滴水珠,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芒;一次善举,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指数,让受助者感受温暖,让行善者感受快乐!造物主很不公平,让这个世界有富饶与贫瘠、有智慧与愚钝、有丑陋与俊美、有健康与疾病。但人类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类有亲情与友爱、有慈善与爱心,使这个世界得以和谐与平衡。昭阳区田坝乡木厂村9组人,现年10岁的冯正娇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急需手术,3万多块的手术费对于一个最为边远的高寒山区的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小娇娇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因为和继父争吵过失伤人至今还在看守所里,家里还剩下八十多岁的奶奶、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哥哥及两个在外打工的姐姐,两个姐姐打工存下来的两万多积蓄在之前的手术中已经全部花光,现在小娇娇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等待社会的帮助。为此,共青团昭通市委、昭通青年创业商会、《鹤都晚刊》等多家单位联合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向小娇娇现出一片爱心!让小娇娇能够和同龄人一样快乐的成长,应该给予小娇娇一个快乐的童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奉献爱心,一元,十元,百元……,让小娇娇走出困境。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充满爱的社会,也相信只要您愿意伸出一双援助之手,小娇娇一定会有一个温暖的明天。共青团昭通市委昭通电视台团支部《昭通日报》《鹤都晚刊》昭通人民广播电台昭通青年创业商会联合倡议20xx年1月10日捐款倡议书篇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生命如此宝贵,人生仅此一次。当我们和朋友高歌、放声欢笑的时候;当我们和家人团聚、共享快乐的时候;当我们过着健康快乐的生活、享受生命乐趣的时候;当我们安然有序地学习、工作,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时候,您可曾知道,就在我们身边,有一个脆弱的生命正在与病魔进行着殊死搏斗……我校职师院教育071班的梁海琴同学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就很懂事,学习刻苦,省吃俭用。然而她于今年4月份突然感到身体异常,经过1个月的治疗诊断,最终诊查出体内具有卵巢囊黄瘤,即患有卵巢癌,今仍住在省人民医院进行肿瘤化疗。从20xx年4月到现在,每周二进行化疗后,由于药物刺激性强,她都会出现为期两天的高烧不退现象,人备受折磨。并且化疗一次需要近6000元,到目前为止各种医疗费用支出已近10万元,这让本来经济就不宽裕的家庭受到了沉重打击。然而现在病情却未得到好转,她转入北京治疗。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