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朱元璋明朝的历史故事.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少年朱元璋明朝的历史故事.docx

少年朱元璋明朝的历史故事.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少年朱元璋明朝的历史故事少年朱元璋明朝的历史故事2022-03-2303:00:01小编:admin这个叫五四的男人,便是婴孩的父亲——朱五四。因为第一次看到如此奇观,老实巴交的他边点头边说:“借大家吉言,希望这臭小子能有点出息,也让我们朱家能脱贫致富,让我这把老骨头也能享几天福。”朱五四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在若干年以后真的让朱家“脱贫致富”了。元统一后,定下个奇怪的规矩,没有读书和做官的汉人是不允许有自己的名字的。穷苦人家都以自己出生的日期或者父母年龄相加的岁数为名。以朱五四家为例,朱五四的爷爷叫朱四九,父亲叫朱初一,大儿子叫朱重五,二儿子叫朱重六,三儿子叫朱重七。而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因为出生在八月初八,则取名朱重八。元朝后期社会动荡,小重八的出生并没有给家里带来祥瑞,而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本来就贫穷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生存下去,朱重八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去给地主刘德放牛。就算是这样,朱重八仍然是严重营养不良,饿得皮包骨头。不仅如此,小重八还经常被地主责骂甚至毒打。一次,因为实在太饿了,朱重八和一大帮放牛的小伙伴把刘德家的一头牛杀了,找了个破瓦罐炖了,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餐。吃完后,大家突然意识到要大祸临头了,虽然肚子饱了,但是牛没了,刘德问起来怎么办。谁家能赔得起一头牛啊!小伙伴们都非常害怕,朱重八也不例外。这时他突然看到地上那根吃剩下的牛尾巴,顿时计上心头。他收拾好牛骨头,把牛尾巴牢牢地插到山上的一个石头缝里,然后带着小伙伴回到刘德家。朱重八装出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对刘德说:“老爷,不好了,牛不见了,钻到山里去了。”刘德自然不信,跟着朱重八来到了石缝处,发现牛尾巴就像长在牛身上一样,怎么拔都拔不出来。吃了哑巴亏的地主拿不出其他证据,只能责打朱重八一顿了事。因为这件事,朱重八在小伙伴中有了很高的威信,成了小伙伴们的“头头”。虽然儿时的日子很艰苦,却也有快乐的时候。朱重八和小伙伴们最爱玩的是一个叫“当皇帝”的游戏。小重八每次都被推选为“皇帝”,并且有模有样地封这个小伙伴为大将军,那个小伙伴为大丞相。小重八将一块木板戴在头上假做王冠,坐在一个土堆之上;小伙伴们则各拿一块木板,捧在手上,然后全部下跪,高呼“万岁”。此时的小重八俨然王者,玩得不亦乐乎。也许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个小时候的游戏,在几十年后却成真了。这个曾经坐在土堆上的少年成了后来的明太祖,而这些在下面“叩拜”的小伙伴中很多人都站在了金銮宝殿上。像徐达、汤和、周德兴等,长大后跟随朱重八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加官晋爵,显赫一时。明朝的历史故事:时势造英雄朱重八十六岁的时候,濠州发生了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人民生活极为艰辛。为了生活,朱重八的三哥倒插门做了上门女婿。次年春天,旱情缓和了,农民们终于松了口气。可没两个月,濠州又发生了虫灾,蝗虫铺天盖地满天飞,把地里的庄稼吃得干干净净。正当农民们欲哭无泪的时候,更大的灾难来临了,濠州发生了瘟疫,先是一个人又一个人倒下了,后来是一个村子接一个村子的人染上了瘟疫,到处都是尸体,到处家破人亡,整个濠州哭声一片,惨不忍睹。朱重八一家也没有逃过这场瘟疫。眼看着父亲、母亲、大哥先后离开人世,可家里却穷得连口棺材都买不起,更不用说安葬亲人的方寸之地,朱重八真的是一筹莫展。无奈之下,朱重八只能找到邻居刘继祖帮忙:“大叔,您看我爹妈没了,大哥也走了,虽然现在我们没得吃没得穿,但我还是想让他们入土为安。您能不能行行好,施舍我一块地,让我把爸妈和大哥埋了。”刘继祖是看着朱重八长大的,知道这孩子从小懂事,又孝顺,想了想说:“我们家就剩那块坟地了,本来是留给自己的,我先送给你吧,等你以后有办法了再还给我。”于是朱重八和二哥找来几张草席,包裹好离去的亲人,让他们入土为安。走的人已经走了,但是活着的人还得生活,为了生存,朱重八和二哥只能另谋出路。他们最终决定分开,各自逃命。离别时,朱重八几次想调转头看二哥,但他强忍住了,埋着头一直往前走,心里想着一定要闯出一条生路。当时的元朝,饿殍满地,各处都在闹灾荒,朱重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在附近一个叫皇觉寺的寺庙出家,做了一名和尚。朱重八到皇觉寺后,每天要扫地、上香、敲钟、洗衣、烧饭,忙得团团转。尽管这样,他仍经常被老和尚斥责。随着饥荒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靠收租过活的皇觉寺也支撑不下去了。无奈之下,住持只好让和尚们到各地化缘。朱重八也被迫拿起钵盂出去化缘了,这一去就是三年。如果说贫苦的生活让朱重八过早地尝到了人情冷暖,而想有一番作为的话,那么,三年的化缘生活则使朱重八增加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结交了不少的英雄豪杰,为他以后成就一番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当朱重八重返皇觉寺时,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和尚了。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以韩山童为首的白莲教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