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庭教育征文1[经典]家庭教育征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征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开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你知道征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征文,欢迎大家分享。家庭教育征文1把善良注入孩子的灵魂,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生的习惯——我们的家长好故事我们夫妇二人生这个小孩的时候,已经双双30岁了,夸张一点,用我们农村的话说叫老来得子。而且在之前结婚以后,媳妇习惯性流产,搞得人焦头烂额。所以对孩子难免有一些溺爱,加上小孩本身智力一般,所以他学习勉强占个中等,还有一些好吃懒做的坏毛病。作为他的父母,我们本身都是负责和称职的老师,但绝对不是优秀的家长。如果非要总结一点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心得的话,我们觉得就是题目里的两点勉强做得可以,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做善良的人,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我们夫妇二人都出生于西部农村,依靠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成为农村中小学老师,有两套房,一辆国产车,过上了较为稳定的生活。不敢说品德有多么高尚,但完全可以称得上善良,我们从小孩咿呀学语时就刻意培养他人性中的.善。在上幼儿园之前,每次遇到乞讨的人,他妈妈都会拿出一些零钱,让孩子交到他们手里,并且简单讲给他要帮助别人的道理。上幼儿园的时候,奶奶接送他,我们告诉他要自己走路,自己背书包。奶奶总是溺爱孙子,有时候天阴下雨就把他背在肩上,老远看见我们,孩子就绝对要下来自己走。我们回家还是要批评他,告诉他奶奶老了,他要照顾奶奶,路上还要提醒奶奶走人行道,注意安全。独生子女大多数都比较自私,我们的孩子小时候也一样。家里来了朋友或者亲戚的孩子,不让动他的玩具,尽管这个玩具他已经不感兴趣了。不让吃他的零食。我们就讲给他分享的道理。有时候也把他带到别人家里,其他小孩如果大方一些,就让他说一说分享的快乐。其他小孩如果像他一样小气,就让他讲一讲不被分享的失望和沮丧。慢慢的,小孩比以前大方了,很多时候,会把自己的零食给好朋友一份。我本身比较喜欢体育锻炼,常年坚持跑步和打篮球,另外也喜欢游泳和足球。从学会走路以后,只要天气不是特别恶劣,晚饭后我们都去散步。还记得他两岁时候的冬天,穿着开裆裤自己在雪地里走。我们给他买了幼儿三轮车,出去散步,不论多远,不论春夏秋冬,孩子都是骑车或步行。后来大一点以后,又买了第二辆、第三辆自行车,因为骑车,孩子的腿明显比同龄人粗壮而有力。从20xx年上小学起,很多周末,孩子都和我一起参加晨练,冬天八点以前,其他季节七点以前。一半时间是打篮球,另一半时间踢足球,我简单交给他一些自己掌握的技术,孩子也乐此不疲。从去年开始,他报名参加了乒乓球培训班,非常喜欢,进步也比较快。家里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自行车、滑板、轮滑鞋都有,每一项技术,孩子都掌握一些。从小到大,我们儿子只因为感冒输过一次液体,偶尔感冒,吃一点感冒药也就很快恢复了,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体育锻炼。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期望,我们也一样,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有所成就当然好,如果健康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快乐的人,我们也很满足。教育需要学习,家庭教育也一样。我们将和孩子一同成长,做更好的父母,培养更好的孩子。家庭教育征文2小的时候,孩子就像一个未成行的泥巴,而作父母的,就要把一滩泥巴,雕刻成一件艺术品。这其中就需要灌注教育。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这块泥巴也渐渐有了形状,渐渐的,便越来越坚实,而难以雕琢。甚至有时候,这块泥,就不听使唤了,即使再怎么捏,也无法捏出自己想要的,就是这么的冥顽不灵。如果这个时候,再进行那些早该进行的教育,已是为时已晚,根本就是过时了。那些从小养成的恶习,当然也就很难纠正,甚至于一些十几年前养成的坏习惯,早已深入骨髓,一时间真的很难改正,这自然就是个失败的例子,必然也是可怕的。教育孩子除了在儿童期十分重要外,在过渡期那时更加重要。尤其是一个孩子向青春期过渡,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也更是心灵上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孩子便形成了人生观和世界观,更有了自己个人的主见,由于两代人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背景,自然就难以躲开代沟,就有心灵上的矛盾和冲突,为了消除一切不必要的灾难,就要教育。万事德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要教育,就先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去作为孩子的榜样,去相信教育的真实性,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教育,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例如,父母教孩子说实话,不撒谎,而父母自己却常常说谎,甚至在自己孩子面前说慌。倘若有一天,孩子知道了,就会很难过,会学着说谎,从此不信任父母,对父母怀着疑惑的态度。这种教育又怎么能成功。教育还要贴近实际,从现实出发,去教育孩子,而不是渺茫的幻想。教育只要有效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冠冕堂皇,只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