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湖北省武昌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湖北省武昌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湖北省武昌高二年级12月月考地理试卷(答案在最后)命题教师:审题:考试时间:2023年12月14日下午16:30—17:4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3×15=45分)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地区人口密度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矿产资源贫乏B.滩涂广布C.赤潮多发D.地震多发2.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状况一直比较稳定,其主导因素是()A.自然环境B.河湖分布C.经济格局D.国家政策3.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合理措施是()A.鼓励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B.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C.实施移民搬迁,分散大城市职能D.完善交通网络,便于人口流动【答案】1.B2.C3.B【解析】【分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滩涂广布,不适宜大规模居住,难以开发利用,人口密度小,B正确;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不是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A错误;赤潮属于海洋水污染现象,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C错误;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地震较少,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格局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因,C正确;自然环境、河湖分布,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B错误;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南部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C。【3题详解】由题意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差异,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B正确;其它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来分析: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因素、宗教、习俗、政策等。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研究我国北方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该小组根据研究结果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城市市区与郊区气温差异形成的原因有()①市区云雨天气多②郊区空气流通,散失热量快③市区面积大于郊区④市区排放的生产生活废热多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该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的时段是()A.白天上午B.白天午后C.日落至午夜前D.午夜至日出前6.强降雪后该城市的热岛强度更大,可能的原因是郊区()A.降雪量大于市区B.积雪覆盖率较高C.人为处理积雪的强度小D.气温较低导致融雪缓慢【答案】4.B5.D6.C【解析】【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人口和产业活动集中,人为排放的生产和生活废热多,是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④正确;城区建筑物高大密集,空气流通慢,散失热量慢,而郊区空气易流通,散失热量快,②正确;市区云雨天气多会导致市区气温较低,①错误;一般情况下,市区面积小于周围郊区,③错误。故选B。【5题详解】读图可知,午夜至日出前这一时段热岛强度数值最大。故选D。【6题详解】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说明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差变大。城市中交通需求多,迫于出行的需要,因此要及时清理地面积雪,道路裸露,吸收太阳辐射较多,升温快,而郊区的人为处理积雪的强度小,积雪反射的太阳辐射多,此时城郊之间的温差会变大,导致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C正确;受热岛效应影响,城区上升更旺盛,降雪量可能大于郊区,A错误;城区和郊区积雪覆盖率相差不大,C错误;图示为24小时的热岛强度变化,强降雪过后如果仅受气温影响,24小时内城区和郊区融雪速度差别较小,D错误。故选C。【点睛】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研究表明:城市绿化覆盖率与热岛强度成反比,绿化覆盖率越高,则热岛强度越低,当覆盖率大于30%后,热岛效应得到明显的削弱;覆盖率大于50%,绿地对热岛的削减作用极其明显。传统村落长坑村,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地处高海拔山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长年云雾缭绕,湿润多雨,森林覆盖率高。当地传统民居大多是土木结构,土墙外壁贴挂整齐的杉木板,这种古建筑被专家形象地称为“穿裙子的土楼”,为全国独有。近年来,长坑村大力发展茶树种植,新栽种的茶树多离村落较远,而村中的古茶树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