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应急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乡镇应急工作计划.docx

乡镇应急工作计划.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镇应急工作计划乡镇应急工作计划六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镇应急工作计划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乡镇应急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提高全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害,切实抓好全乡应急演练工作,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二、演练内容1、20xx年6月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周内,乡政府组织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应急救援演练。这次演练以预防地质灾害为科目,在地质灾害突发地(村庄)组织群众迅速拆离到安全地带。2、中心学校组织各中小学本学年开展四次应急救援演练,上学期两次,下学期两次。3、乡政府配合县公安、交警大队、交通局、县公安消防大队、县安监局等县直部门做好公共安全应急演练工作。三、演练时间1、乡政府组织的应急救援演练时间计划在6月30日前。2、中心学校组织的应急救援演练时间上半年为6月20日前,下半年为11月20日前。四、组织指挥在演练工作中乡成立应急救援演练指挥部,乡长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相关人员及成员单位为成员。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及内容1、乡政府制定20xx年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预案。内容为在地质灾害易发地村庄组织群众疏散到安全地带。2、中心学校负责制定各中小学应急救援演练预案并报乡政府备案。演练具体内容为消防救援、地震应急救援等。乡镇应急工作计划篇2为了提高全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害,切实抓好全镇应急演练工作,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根据省、市、县安委会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特制定主簿镇20xx年安全生产应急演练计划。一、指导思想和目的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全国、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有关精神,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和增强各级人员对突发事故的认识和在紧急情况下正常地发挥应急救援能力。围绕用得上、救得下、处置好三个环节,结合演练基本情况,研究探索,消除发生事故的方法、步骤和措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能力。同时通过演练,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结合实际修改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操作性,通过努力逐步建立健全我镇上下紧密衔接的预案体系。二、演练内容结合今年“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周”工作,全镇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活动。另根据各个时期安全工作重点开展相应的.演练活动,各村和企业要自定时间按照本次演练要求各自开展演练工作。三、演练时间20xx年6月四、演练要求(一)要切实加强演练工作的组织领导。应急演练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二)要密切配合,协调作战。应急演练中涉及到各级部门和单位要密切联系,加强沟通,形成合力,使演练活动取得实效。(三)要统一指挥,加强调度。各项演练活动应在统一指挥下实施,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确保演练人员和群众的安全。(四)加强应急演练装备建设。结合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及时发现本部门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资源准备中的不足,根据应急专业队伍建设需要,配备相应器材和物资,提升作战能力,满足应急处置实战需要。(五)应急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找出差距、不断完善。针对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真正达到落实预案、演练队伍的目的。同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调整、修改、补充和完善。(六)各村将20xx年安全生产应急演练计划加盖公章后于3月10日前报镇安监站,演练时要邀请联系镇干及相关单位参加,并征求意见,完善预案。乡镇应急工作计划篇3根据国土资源部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及省地质灾害调查队调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提出预防和防治措施,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我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损失。一、基本情况(一)孕灾环境红白段横跨多个大地构造单元,北西、南东两侧发育,北川——映秀大断裂和江油——灌县大断裂,中间则密集平行分布众多次发生断层,又被后期平移断层切割,形成网络分布格局,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受长期地质营力的作用,特别是“5.12”地震后,岩体稳定的力学结构受到破坏。该地区属中山沟谷切割地貌,高差大,地形陡,沟谷多呈“V”字型,水系发育,呈树枝状,水位随季节变化,汛期受暴雨影响陡涨陡落。该区域植被覆盖率70%左右,局部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二)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量,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三)危险对象区内工矿企业、居民点众多,交通线路原水系分布,旅游景点初具规模。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制约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根据以上因素,结合地质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