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观农村的心得体会(优秀15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参观农村的心得体会(优秀15篇).docx

最新参观农村的心得体会(优秀1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参观农村的心得体会(优秀15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参观农村的心得体会篇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7日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xx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由12个章节组成,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田世宏认为,标准对乡村个性化发展预留了自由发挥空间,不搞“一刀切”,也不要求“齐步走”,鼓励各地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美丽乡村是个啥样?用啥来衡量“美丽”?需要有个参照的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下称“美丽标准”),给出了个边框四至,让各地有所遵循。初步打量这个有12个章节的“美丽标准”,有量化指标,有形象概念,谋划得比较周全,设置得比较细致,是个好标准。笔者更看重的是标准对乡村个性化发展预留了自由发挥空间,不搞“一刀切”,也不要求“齐步走”,这是科学性的体现。在我看来,美丽乡村有“个性”才有“活力”,“个性化”是亮点,是特色。美丽乡村建设就要体现特色,有特色才有亮点,有活力。美丽乡村的“个性”,应体现在与本地实际结合上。跟“全国文明城市”相类似,美丽乡村是个笼统的概念,“美丽”体现在不同地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就是区别于他地的特色,个性是自己的标志。如果“一刀切”,“齐步走”,搞“千村一面”,一个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就走入了误区,这样的美丽乡村就缺乏鲜活的生气,难称得上“美丽”。美丽乡村的“个性”,应体现在生态文明上。美丽乡村是生态化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是“美丽”的内核,没有生态环境的优良,就没有美丽可言;没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常态,也难以称得上生态文明。对乡村来说,生态环境既是重点,也是薄弱点。“美丽标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规定了11项量化指标,涉及到气、声、土、水等环境质量,农业、工业、生活等污染防治,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态保护,以及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等等,项项都是硬任务,项项都关乎居民生活质量,需要突破陈旧的观念意识,理清工作思路,落实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统筹谋划,协调动作,各个击破。美丽乡村的“个性”,更应体现在内涵上。美丽乡村需要硬件基础,打造漂亮的外貌,比如公路硬化,房屋亮堂,里外干净,等等。仅有这些物质基础称不上“美丽”,还需要在文化的滋养,文明的浸润,提升乡村文明的内涵,塑造村民的精神家园,以此展示美丽乡村的美丽形象,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和生命所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大众的精神家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通过优秀文化的力量,全面提升农民的“精气神”,让传统农民转变为新时代下的新型农民,增强自豪感,增强自觉性,增强自信心,增强凝聚力,增强文明度,让广大农村真正焕发出加快发展的蓬勃朝气和强大的内生动力。美丽乡村,多做“个性”文章,这样才能让美丽乡村建设走得更远,更具“活力”。参观农村的心得体会篇二经过我xx镇新农村指导员工作队杨队长的辛苦努力和精心组织,我和xx镇的新农村指导员一道,于201x年8月26日对xx县xx镇、xx镇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参观学习。经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大开眼界,从xx县新农村建设中学到不少经验。一.参观的简要过程:我镇30多名指导员分乘两辆中巴车,于26日上午8点从xx镇出发,首先到了xx镇xx村xx组,xx县新农办的吴主任等东道主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了,吴主任为我们介绍了xx组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接着又到了xx镇厚丰村新农村建设点参观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示范点,吴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为我们讲解了这一示范点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接着又到xx村xx庄新农村建设点,吴主任作了介绍和讲解。顺着xx公路,接着我们到了xx县xx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的新农村建设点,参观完这一示范点接着到了xx县城,集体逛了步行街,参观了xx县文庙,然后到了xx县招待所,吃过早饭稍作休息后,下午接着到xx镇董扁村、安石村进行参观学习,吴主任均为我们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讲解。二.xx县介绍的成果及经验:1、xx组建设点,通过组织村民理事会,采取村民互助建房的形式,完成18户农户的民居房新建,部分农户民居房的防险加固,并对墙体进行了美观粉刷,因此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下拨100多万元资金为该组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桥,解决了村民出行困难的老大难问题。2、厚丰村建设点,通过山区村民用宅基地置换的方式,通过统一的规划,整合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村民投资建设为主,形成村民居住的相对集中,结合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让有条件的农户按指定户型建设民居房。3、xx庄建设点,经过政府组织完成平整地基后,划给符合条件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