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有关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六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篇1一、本学期教材重点及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说明: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和“课文”三种类型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眉目清楚。本册教材目标集中,重点突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在用眼卫生,讲求写字质量。“课文”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同时,有关读写姿势的要求,每篇课文的作业设计,每个单元的练习设计都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既便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二)、各板块具体要求: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3)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汉语拼音(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2)能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487个生字。(2)掌握本册课文安排的76个常用偏旁。(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8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4、口语交际(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提问和同学的回答。(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5、阅读(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4)正确的复述课文,语句连贯。(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二、教学措施1、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多花时间,进一步打好基础。2、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依据新课程计划,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为主,提高积极性,读写说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3、围绕教学重点安排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注重熟读、精讲、多练,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4、注重语文学习中美育、德育的渗透,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5、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三、奋斗目标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平均分能够上升2-4个百分点,及格率保持百分之百,名次争取上升,保持在我学区第一的位置,争取进入全市前八名。让学生在写字、朗读、背诵等各个方面均有相应的提高。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篇2一、班情分析:我班现有学生34人,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学生xiaoxue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别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册共有250个要求会认的字,200个要求会写的字,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2、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读、自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3、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