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品多篇】.docx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品多篇】【摘要】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一、班级情况分析:1、学习习惯和兴趣。四年级学生基础较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高。但仍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除法;二、角;三、混合运算;四、平行和相交;五、观察物体;六、运算律;七、解决问题的策略;八、统计与可能性;九、认数;十、使用计算器;十一、整理与复习。二、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在理解大数目的意义、利用大数目进行表达和交流、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估算和估计实际问题的结果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数感;(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运算顺序、运算律,以及用图形、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初步的符号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3)在认识射线和直线,进行几何体与视图相互转换,研究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以及周角间的大小关系,体会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4)、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能。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根据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简单的游戏。2、能力目标:(1)能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中看到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2)能通过两步计算或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养成计算后回答问题的习惯;(3)能找到生活中应用两点一条直线的例子和应用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例子;能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4)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得有用的数据信息,能读懂媒体呈现的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5)能通过修改和重新设计游戏规则,实现游戏的公平;(6)能主动与同学合作开展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7)在教师的组织下反思自己的学习,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3、情感目标(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2)在学习过程中能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3)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4)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三、本册教材重、难点:1、教材重点:除法、角、混合运算、平行和相交、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和可能性、认数。2、教材难点: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四、教学措施:1、适当加强口算的教学。2、合理安排,提高应用题教学的质量。3、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4、通过直观和操作教学概念和法则。5、加强对学生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除法(2课时)第2周:练习一(1课时)除数P6—7(2课时)除数P8—9(1课时)第3周:除数P9—10(1课时)练习三(3课时)第4周:复习(2课时)机动(2课时)第5周:角的认识和度量P16—21(3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P22—23(1课时)第6周:国庆第7周:角的分类和画角P23—24(1课时)练习四(2课时)滚得远(1课时)第8周:混合运算P30—36(4课时)第9周:练习五(2课时)机动(2课时)第10周:认识平行(1课时)认识垂直(2课时)练习六(1课时)第11周:找规律(2课时)观察物体(2课时)第12周:加法运算律(1课时)简便计算(1课时)乘法运算律(2课时)第13周:练习七(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时)机动(1课时)第14周:统计P70—78(2课时)游戏公平性(1课时)练习八(1课时)第15周:了解我们自己(1课时)认识整万和读万级(2课时)认识整亿(1课时)第16周:认识亿和万的数与近似数(2课时)练习九(1课时)机动(1课时)第17周:使用计算器(4课时)第18周:机动(2课时)整理与复习(2课)第19周:元旦整理与复习(3课时)第20周:期末复习(4课时)第21周:期末复习和考试(4课时)考试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二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接触与交流,对所带班四年级三班、四年级四班的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个体差异有很大的差别。但总体来讲,有70%的学生基础好、能力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