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社会特别的地方教案反思1、大班社会特别的京剧教案反思一、目标:1、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特有的剧种,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爱听京剧。2.欣赏京剧的表演,感知京剧的特点,了解其独特的表达方式。3.对京剧感兴趣,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5.学会轮流说话,体验和同龄人交流讨论的乐趣。2.材料:1。收藏各种京剧脸谱和图片。2、京剧表演DVD或VCD片段。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三、教学过程:1、欣赏京剧表演--借助DVD碟片,组织幼儿观看京剧表演片段。--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观看的节目,是我国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戏曲?2、分段欣赏京剧,帮助幼儿了解京剧的主要特征。--继续观看京剧表演,提醒幼儿关注表演者的脸部头饰和服装,帮助幼儿感知京剧服饰的特征。(1)教师:你觉得京剧表演的人物哪些地方与现代人物不一样?(2)教师:京剧表演人物的脸上有什么?身上穿的服装是怎么样的?--继续观看京剧表演,提醒幼儿注意倾听歌唱和背景音乐,感知京剧唱腔的特点。3、听敲锣走京剧场步。孩子们站成一个大圆圈,老师敲锣,走快走慢。教学反思:利用多种感官让孩子认识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态度很积极,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2、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反思活动背景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为了让幼儿从多元化的角度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及体会“我长大了”是一件神奇和令人高兴的事。于是我围绕“特别的我”设计了本次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把自己的身体特征、习惯、爱好和同龄人比较,感觉每个人都不一样。2.尽量在同龄人面前大胆夸张地介绍自己的特点,说说自己喜欢的事和事。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4.愿意与同龄人和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要求孩子明确而着重地回答问题。难点:画一画“特别的我”及自己的喜好。活动准备1.老师们准备了自画像,这是他们最喜欢的物品之一。2、图画纸、画笔。3、自制有关“我”的题卡。(各题卡的内容是:“我最喜欢玩的玩具”、“我最喜欢的人”、“我最喜欢的动物”……)活动过程首先,老师展示自画像和他们喜欢的物品,然后介绍他们的身体特征、习惯和爱好等等。二、请幼儿谈谈自己的特点:你觉得你和别人最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三、游戏“闹钟转转”,“特别的我”回答问题。1、把有关“我”的题目卡背面围成闹钟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2.玩闹钟转的游戏,指针转到的标题卡翻过来。3、根据内容回答问题。四、要求幼儿清楚地、有重点的回答问题。幼儿回答问题时,采取“比手划脚”的方式,让其他人先猜一猜答案,然后才揭晓。五、请幼儿画一画“特别的我”。要求幼儿在图画的中间画上自己,然后在边上画上自己的喜好。绘画的内容可以请小朋友根据“我”的题卡自由选择2-4个方面来作画。6.让孩子们欣赏彼此的作品。教学反思整个活动环节的设计比较紧凑,每个环节都以“特别的我”贯穿其中,活动的氛围较好。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比较积极兴奋的态度,特别是在“比手划脚”这个环节,孩子们的表演很生动形象,气氛活跃,都能说出自己的喜好。只是在介绍自己的特点这个环节时,有小部分幼儿说出的句式结构比较简单,但却能在集体面前展示了自己。活动效果不错!3、大班社会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感受母亲育儿的艰辛。感受强烈的母爱。2、尝试用美好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5.探索和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点。活动准备:1、照片:母亲节照片、母亲节我为妈妈做的事情(拍照)、妈妈怀孕呕吐照片(拍照)、妈妈大肚子不方便的图片。2、影片: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的动作视频、妈妈生宝宝的视频(加入哭声)3.录音:孩子的哭声2段。4、操作材料:娃娃、奶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母亲节1、提问:你们知道上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播放图片)2、师:“看,在母亲节的时候啊,老师为了感谢自己的妈妈,为妈妈呀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播放图片配上背景音乐)3、提问:那在母亲节的时候,你们为妈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有哪个小朋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幼儿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