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暑期第二次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志玉****爱啊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暑期第二次检测试题.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暑期第二次检测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暑期第二次检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2020年1月澳大利亚的丛林大火持续燃烧数月,大片森林、草地、村庄化为灰烬,超过10亿只野生动物丧生,对地球造成巨大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树木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B.将受灾动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方法C.大火产生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可能导致局部地区酸雨的发生D.受灾土地将进行次生演替,但未必能演替形成次生林【答案】B【解析】略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种群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除图甲中的因素外,还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由图甲可知该生物种群密度将增大,图乙中bc段对应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若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①、②发生重合,可对应于图乙中的c点D.种群数量在图乙的b点时,捕捞经济鱼类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种群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A.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除图甲中的因素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A错误;B.由图甲可知该生物种群密度将增大,图乙中bc时间段对应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C.若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①、②发生重合,对应于图乙中的c点,C正确;D.种群增长速率在图乙的c点时,捕捞经济鱼类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D错误。故选C。如图表示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从功能上来说,b为树突,d为轴突B.c结构位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C.若在d处给予刺激,则可形成一次完整的反射D.e结构参与构成效应器【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题图分析:图示为传入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b是树突,c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d是轴突,e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解答】A.图示为传入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b是树突,d是轴突,它们由一个轴突分支而来,A正确;B.c表示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常位于神经节中,B错误;C.在一个神经元中,兴奋双向传导,若d处给予刺激,则b、e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因为不是在反射弧上完成的,所以不能形成一次完整的反射,C错误;D.e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连接的是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才参与构成效应器,D错误。故选A。下列关于经③和④过程得到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应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理B.丙细胞要具有分泌多种抗体的能力C.该过程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D.丙细胞的形成先通过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进行抗体检验【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A.该过程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B.丙细胞要具有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的能力,B错误;C.该过程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C正确;D.丙细胞的形成先通过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进行抗体检验,以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故选B。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基因育种能引起基因定向突变B.诱变育种可提高基因突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率C.三倍体西瓜无种子,所以无籽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解答】A.转基因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并没有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B.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用紫外线、X射线等诱变处理能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和染色体畸变率,B正确;C.三倍体西瓜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可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将无籽性状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变异,C错误;D.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单倍体,而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可能只有1个染色体组,也可能有多个染色体组,故其体细胞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细菌是生物技术实践中常被采用的工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在基因工程中被广泛采用是因为菌株对人体完全无害B.枯草杆菌合成α-淀粉酶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C.细菌喜荤,因此醋杆菌扩大培养最适宜的碳源是蛋白胨D.乳酸菌等可以利用菜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发酵生成有机酸和醇类物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