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编.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必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①理解寓言的含义。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二、教学重点①理解寓言含义。②学习精美的表达。三、课前准备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②预习课文内容。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教学《白兔和月亮》:①介绍寓言。②解读寓意。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二、教学设计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1、出示课题。2、介绍寓言3、朗读4、疏通文意,感受语言。5、整体感知①感知内容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目的:掌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设计目的:理解寓意。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②感知语言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6、问题研究①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把握结构。②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③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寓言的讽刺意义。辩证思维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自我反思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7、作业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②预习《落难的王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②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③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三、课前准备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四、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暖,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五、教学设计1、整体感悟①导人新课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萧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可能我们都没有在冬天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的意境之美,品味的语言之美。2、出示目标,板书课题。②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③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出示问题组。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明确]a,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暖的宝地。b,写对济南的总体感:“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写阳光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