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精品多篇).docx

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精品多篇)[编辑]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初中物理《原电池》教案篇一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2、了解学情底码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3、明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过程与方法:通过Pb-CuSO4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板书(便于学生直观记忆、理解掌握):1.概念2.电极名称3.构成条件4.原电池工作原理(展示微观过程)(3)设计原电池:(板书)活动一、依Pb+CuSO4=PbS04+Cu反应,自主设计原电池。纸上谈兵重温原电池原理。活动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此原电池反应。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三、成果展示:学生写出有关电极反应方程式,进行练习。活动四、学生总结单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形成整体思维模式。活动五、学生评价原电池:电流不稳,引出新发明。(4)改良原电池:(板书)启发分析电流不稳定的原因,引导双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学习课本知识,按实验小组发放盐桥,重新实验。探讨盐桥的作用。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5)盐桥的作用:(板书)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1.补充电荷。2.使装置形成闭合回路。3.提高了能量转化率。(6)结尾的设计:学生谈谈学习本节的感受,情感表达及分享。总体设计思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亲手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疑问,自主解答,自主设计,合作评价。在自主提问的过程中推动课的进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意识,学会实验,学会提问、学会探究、学会设计、学会合作、学会评价。高二必修一化学原电池教案篇二教学重点:①原电池的化学工作原理;②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和电流的运动方向;③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化学工作原理和金属的腐蚀。教学过程:Ⅰ复习[提问]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能量有那些转换(或传递)能量的形式?Ⅱ新课:§3-4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学生思考的问题](1)锌和稀H2SO4直接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插入铜丝接触到锌粒后,为什么在铜丝上出气泡?(3)铜丝上的电子由何处而来,出来的是什么气体?学生根据实验,建议讨论步骤:现象(易)——解释(难)——结论(难)一、原电池对比铜锌原电池与直流电源或干电池的实验,得出有关的电极名称,电流流动方向,电子流动方向等。电极反应:负极(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片)2H++2e=H2↑(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Zn+2H+=Zn2++H2↑定义: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较不活泼金属),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较活泼金属)。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原电池组成:①两块相连的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可以导电的其它材料);②电解质溶液(中学只局限活泼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况)。原电池形成电流的条件:两块相连的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可以导电的其它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构成闭合回路。经常用做惰性电极材料的物质是Pt(铂)或C(石墨),如下图两个装置的电极反应是相同的。说明:教学软件不能代替教学实验,不过可以在总结时用演示教学软件。[练习]判断下列装置那些能构成原电池,标出电极名称,写出电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