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职称答辩备考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小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职称答辩备考试题及答案.pdf

中小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职称答辩备考试题及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心小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职称答辩备考试题及答案教学方面考核(20个小题)1、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怎样上好一堂课?答: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上好一节课,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教师要有坚实的教学基本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情绪。可围绕上面六点作答。2、新课程中课本问题编排有何意图?课程改革后,教材变化了,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学,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问题中攫取营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到审视问题的高度,思考教材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知识间是怎样有机联系的,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关联,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这样,教者处理问题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3、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的问题?(提示:答对要点,简要叙述)(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课程改革后,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者把握得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处理得恰当,可激发他们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找准切入口——分解问题,理清思路。让学生在问题的分解中,掌握到编题的意图,这样,学生便能灵活地学会自我提问,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问题与前面有关联的问题联系,并比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就更能透彻,融会贯通。(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课本中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探索才能解答,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问题让学生挖掘身边的素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地发挥问题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4、如何运用教材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新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课程改革后,教材中问题很多都联系到生产生活实际,我们应抓住它对学生有机地渗透人文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应强化对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复杂艰苦的情景中接受磨练。5、如何处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学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让新一代人用较少的时间直接获得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因此,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但我们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比较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相对来说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交往是教学的本质,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只有坚持交往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7、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要求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改进:(1)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2)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3)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达到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4)“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为主,学生为主,交互为主。(5)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8、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不再是过分追求结果,而是重视了过程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