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9的嵌入式数控铣床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ARM9的嵌入式数控铣床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docx

基于ARM9的嵌入式数控铣床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ARM9的嵌入式数控铣床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其在生产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目前市场上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大多数采用PC或者嵌入式处理器作为控制芯片,PC处理器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灵活性,但价格较高,嵌入式处理器虽然性能相对较低,但价格较为实惠,更适合中小型数控机床的应用。本课题将基于ARM9嵌入式处理器设计一款中小型数控铣床控制系统,以实现数控铣床的切削、运动控制和轨迹解析功能。同时,设计采用Linux操作系统和Qt图形界面,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友好度。二、研究内容1.硬件平台的选型和设计。选用ARM9的嵌入式处理器,根据数控铣床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要求进行硬件平台的设计,包括CPU、存储、输入输出等。2.系统底层的驱动开发。根据硬件平台的需求,开发适配的设备驱动程序,完成系统底层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3.运动控制算法的设计。设计数控铣床运动控制算法,实现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和运动参数的控制。4.轨迹解析和解码算法的实现。将输入的轨迹数据进行解析和解码,生成标准的G代码指令,使用运动控制算法控制数控铣床进行加工。5.界面设计。采用Qt图形界面设计,实现数控铣床的操作控制和状态显示。三、论文结构1.第一章: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介绍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阐述本课题的开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第二章:数控铣床的数学模型,介绍数控铣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为后续算法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3.第三章:硬件平台设计与开发,介绍ARM9芯片的选型和硬件系统设计,完成原理图设计和PCB布线,进行硬件系统的搭建和驱动开发。4.第四章:系统底层驱动的实现,根据硬件平台需求,开发适配的设备驱动程序,包括外部IO、串口、USB等。5.第五章:运动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介绍数控铣床的运动控制算法,包括速度控制、加速度控制等,实现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和运动参数的控制。6.第六章:轨迹解析和解码算法的实现,对输入的轨迹数据进行解析和解码,生成标准的G代码指令,使用运动控制算法控制数控铣床进行加工。7.第七章:界面设计与实现,采用Qt图形界面设计,实现数控铣床的操作控制和状态显示。8.第八章:实验结果与分析,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9.第九章:总结与展望,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提出课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基于ARM9嵌入式处理器的数控铣床控制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2.数控铣床的运动控制算法的设计、实现及其控制性能分析。3.轨迹解析和解码算法的实现,实现标准的G代码指令生成。4.基于Qt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和实现,便于操作控制和状态显示。5.完整的系统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验证系统稳定性和实用性。五、拟定进度安排时间安排:2022年3月-2022年12月阶段性任务:1.第一阶段(2022年3月-2022年5月):选题研究和文献综述,熟悉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2.第二阶段(2022年6月-2022年8月):硬件平台选型和设计,完成硬件系统搭建和驱动开发。3.第三阶段(2022年9月-2022年10月):运动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完成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和运动参数的控制。4.第四阶段(2022年11月-2022年12月):轨迹解析和解码算法的实现,界面设计和实现,完成系统测试和实验结果分析。六、参考文献[1]陈宇伟,陈旭东.基于ARM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J].现代制造工程,2020(3):33-35.[2]丁蕾.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机床控制器设计[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3]倪云飞.基于Linux的数控铣床控制系统设计[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4]张姣明.基于MCU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5]王学怀,陈娟,王珍丽.基于DSP和CPLD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6,42(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