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制度.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制度.pdf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制度.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防尘、防毒的安全管理,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范围内尘、毒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工作。3.管理职责3.1.安全环保部负责防尘、防毒作业场所的监督考核,负责组织接触尘毒物质员工职业健康检查。3.2.相关车间负责各自范围内具体工作的防尘防毒管理。3.3.生产部、设备部、技术中心等部门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对作业场所防尘、防毒工作进行管理。4.工作程序4.1.一般要求4.1.1.公司通过改善劳动条件,采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4.1.2.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贮存、运输与使用的管理,防止粉尘、毒物泄漏和扩散,使作业场所的尘毒浓度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4.1.3.对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工业卫生标准和尘毒危害严重的作业,限期整改解决。4.1.4.防尘防毒设施投用后,及时对设施的技术效果进行鉴定和总结,建立技术档案。对防尘防毒设施指定专人负责维护和管理,保证正常运转。4.1.5.新建项目设计和施工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防尘防毒设施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4.1.6.公司各级领导把防尘、防毒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防毒防尘工作。4.1.7.公司每年将防尘、防毒规划和采取的技术措施经费、设备、器材等与生产计划一起安排,把防毒、防尘的措施计划列入技术措施计划和财务、物资计划中,切实予以保证。4.2.防护措施4.2.1.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安全距离,要符合安全间距规定,生产区内不得有人员居住,非生产人员不得随便进入生产区。4.2.2.在生产过程中,对散发出的有毒、有害物质,采取回收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措施,未经处理合格不随意排放。对产生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要加强维护,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4.2.3.有粉尘的作业,积极采用湿法操作和隔离操作,减少与尘毒物质的接触机会。4.2.4.凡是有尘毒的作业点,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管理,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换气。4.2.5.有尘毒作业的岗位,现场设置防护和急救器具专用柜,配备防尘、防毒器材。防护器材必须加强管理,岗位人员通过培训,做到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维护保管,会处理故障。4.2.6.进入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检修,严格执行《设备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4.2.7.在有毒气体设备、管道抽加盲板时,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4.2.8.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在贮运过程中严防泄漏扩散,容器外部有警告标志。4.2.9.剧毒物品的保管、使用要建立严格的收发制度,放置在专用柜(室)内,要双锁双人双台帐保管。4.2.10.生活用水、用汽,与生产用水、用汽线路、管道不得跨接,防止生产系统有毒物质串入生活水、汽系统。4.3.防护监测及中毒抢救4.3.1.公司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岗位监测点及检测次数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公司设置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人员。4.3.2.车间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应按“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检测结果及时送交安全环保部,并在尘毒岗位上公布。4.3.3.当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时,应认真查找原因,由专人负责,及时处理。4.3.4.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岗位员工,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4.3.5.企业加强对有毒有害岗位员工的工业卫生教育,提高自身保护能力,成立由公司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任组长的化学毒物急性中毒抢救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急性中毒事故抢救系统和方案,强化联络和报告制度4.3.6.重要岗位除配备足够适用的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外,还应设有洗眼、喷淋或清水池等冲洗设施。4.3.7.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措施,应严格按照《化工企业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措施规定》执行。5.相关/支持性文件5.1.《安全生产法》5.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程》5.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5.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5.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7.《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6.记录6.1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安全设施的检查记录6.2防护救护器材管理台帐6.3护器材维护保养记录6.4呼吸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