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分离株毒力基因与致病性相关性研究的任务书.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分离株毒力基因与致病性相关性研究的任务书.docx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分离株毒力基因与致病性相关性研究的任务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分离株毒力基因与致病性相关性研究的任务书任务书一、任务背景随着禽类饲养量的不断增加,禽疾病成为制约禽类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pathogenicEscherichiacoli,简称APEC)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可引起禽类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APEC的分离鉴定和毒力基因与致病性相关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二、研究内容1.分离鉴定APEC菌株(1)采用样品混悬及选择性培养基分离APEC菌株;(2)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生化学鉴定,确认其为大肠杆菌;(3)通过PCR检测,确认菌株是否为APEC。2.毒力基因筛查(1)设计和合成APEC毒力基因PCR引物;(2)将分离的APEC菌株进行PCR检测,筛查其中是否存在毒力基因。3.毒力基因与致病性相关性研究(1)选择一些已确定毒力基因存在的APEC菌株和未发现毒力基因的菌株,进行动物感染试验;(2)比较不同菌株在动物体内引起感染的程度,探究毒力基因与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三、研究意义1.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对APEC菌株的分离鉴定和毒力基因与致病性相关性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该菌株的感染机制和毒力变化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促进禽类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对APEC的防控研究有助于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进而促进禽类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四、研究方法1.禽样品采集、处理及培养基的制备;2.分离鉴定APEC菌株的文化鉴定和PCR检测方法;3.APEC毒力基因PCR引物的设计和合成;4.筛查菌株中毒力基因的PCR检测方法;5.动物感染试验的设计和实施。五、研究进度和计划1.第1-2周:完成实验室环境准备和实验设计的编制。2.第3-4周:采集样品并进行处理;制备选择性和肠道培养基。3.第5-6周:用选择性和肠道培养基对样品进行菌落分离,进行形态学和生化学鉴定。4.第7-8周:利用PCR技术确认分离的APEC菌株,筛查其中的毒力基因。5.第9-10周:筛查后选取已确定毒力基因存在和未发现毒力基因的APEC菌株,进行动物感染试验。6.第11-12周:统计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六、文献综述1.张桂玲,王丽华等。毒力大肠杆菌APEC的菌株特征和分类研究进展。兽医学报,2017:37(4):471-477。2.陈永友,李秀华等。毒力大肠杆菌APEC的致病机理及其毒素研究进展。中国畜牧兽医,2016:43(10):2465-2469。3.李素芳,韩丹等。毒力大肠杆菌APEC的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4:36(S1):20-24。七、参考文献1.LeGallT,etal.Avianflu:thetransmissionpathwaytohumans.ClinMicrobiolInfection,2008:14(4):345-347.2.HuangK,etal.PathogenicityandimmunogenicityofanewavianinfluenzaA(H7N9)virusstrainisolatedfromalivemarketduckinJiangsuProvince,China.VetMicrobiol,2017:201:104-109.3.ZhaoL,etal.Chickeninterleukin-6(chIL-6)cytokinegeneenhancesimmunityfollowingvaccinationagainstEscherichiacoliinbroilerchickens.ResVetSci,2017:112:66-73.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