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羽沫****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docx

2021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各位领导:按照常州市两办《关于2005年度民营经济发展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贯彻实施《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情况今年以来,金坛市委、市政府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目标,坚持把民营经济定位于区域发展的“主体经济”,认真落实《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扶持措施、优化服务环境、硬化刚性考核,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不断激发民间创业热情,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较快发展。3、壮大载体,集聚发展。以加快基础投入和项目推进为突破口,狠抓开发园区建设,制定落实加快“一区三园”联动开发的政策意见,组织开展园区发展“四比四赛”活动,园区集约发展能力有效提升,全年园区基础设施投入5.7亿元,其中开发区投入4.5亿元,新入园区企业超过200家,新增标准厂房27万平方米,累计62万平方米,厂房入驻率达73%。经济开发区和各镇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的集聚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今年新批的85个项目中,落户在开发区、各镇工业集中区的项目有70个,合同利用外资3.6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比重达88.8%。其中20个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全部集中在开发区和金城工业集中区。经济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量分别占全市的74%和71%,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加快建设,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极,成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集聚地。二、2005年民营经济发展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我市民营经济虽然取得了平稳发展,但与常州市及我市下达的任务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一是私营企业个数和注册资本差距较大。截止11月底,新增私营企业仅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的62.6%,完成我市自定目标的56.9%;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额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的51.1%,我市自定目标的46.6%。二是镇(区)发展不平衡。1-11月份,新增私营企业数完成率较高的是儒林镇、直溪镇、薛埠镇,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3.3%、76.7%和75%,最低的镇只完成年计划的16%,多数镇只完成年计划的50%左右;注册资本额完成率较好的开发区、金城镇,也只完成年计划的54%和52%。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从我市经济总量基础看,实现指标的大幅度跨越确有困难(03年470多户,04年579户,平均每月40多户)。二是一部分镇由于各方面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未能予以充分重视,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大。为此,我们在明年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把民营经济发展摆上突出位置,变压力为动力,化发展的机遇为发展的现实,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干劲鼓足,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气氛造浓,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组织推动力度加大,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措施抓实,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三、2006年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2006年我市民营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扣《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大推进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加快载体建设,培育规模企业,做优服务环境,坚持量质并举的发展方针,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竞争能力和贡献份额,确保全年民营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着重在“六个一批”上下功夫。(一)创业兴一批。动员千家万户,推进全民创业,仍然是我市发展民营经济,实现民营经济大跃升的一个基础环节和一项基础工作,必须紧抓不放,毫不松懈。高度重视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发展。我们深知今天的工商户,完成原始积累后,就可能是明天的企业家;今天的小企业,就可能是明天的骨干龙头企业。因此,将继续宣传和落实好市委政府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大力激励扶持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发展。一是突出“小商品、大市场”,发动千家万户创业。通过发展家庭作坊式生产,带动千家万户创业,逐步做大做强。二是突出“小规模、大群体”,围绕产业集聚创业。水北密封件、河头油咀油泵、建昌绝缘套管等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广大干部群众完全可以靠船插篙,根据本地的产业特色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在模仿性创业中完成原始积累,在群体性竞争中推动产业集聚,在滚动式发展中放大块状经济特色。三是突出“搞加工、活流通”,依托农业产业化创业。鼓励更多的干部、工人、农民、科技人员围绕农业产业化,从事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特畜珍禽、食用菌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种养、储运和营销。突破粗放型加工的套路,尽可能拉长产业链,向深度加工要效益。(三)增资扩一批。新上项目是工业发展的命脉,抓工业必须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招商引资、引进新项目十分重要,但引导现有企业增资扩股同样重要。我们将千方百计引导有条件企业大规模追加投资,扩大注册资本。相对于引进新项目,增资扩股既便捷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