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场景分类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场景分类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场景分类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场景分类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场景分类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物体识别、图像搜索、视觉监控等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场景分类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基于特征的分类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方法。其中,基于特征的分类方法通常需要手动选择特征,并且容易受到光照、姿态、阴影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分类精度不高;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且难以解释模型的内部结构。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场景分类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自适应地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并且对光照、姿态等因素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提高场景分类的准确度和鲁棒性。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特征提取方法最大稳定极值区域是指一种对光照、姿态等因素不敏感且稳定的图像局部区域。本研究将利用最大稳定极值区域来进行特征提取,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2.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场景分类方法本研究将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特征提取方法,结合传统SVM分类器,提出一种新的场景分类方法。通过对各种场景的图像进行分类实验,并与目前主流的场景分类方法进行比较,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三、预期成果和贡献本研究预计将设计出一种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场景分类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准确度和鲁棒性优于目前主流的场景分类方法。其贡献包括:1.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特征提取方法,对于光照、姿态等外界因素具有较好的鲁棒性。2.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场景分类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其准确度和鲁棒性优于目前主流的场景分类方法。3.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场景分类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对于相关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研究计划1.第一阶段:调研、分析和设计调研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分析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特性和运用场景,设计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特征提取方法。2.第二阶段:实现和实验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实现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场景分类方法,并通过公开的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3.第三阶段: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分析实验结果,与主流的场景分类方法进行比较,撰写论文,准备学术报告。五、预期难点1.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准确提取。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提取过程需要对图像局部块进行多次分割和筛选,对算法的效率和准确度提出了要求。2.结合传统SVM的场景分类方法的优化。结合传统SVM分类器和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特征提取方法,要解决数据维数高、样本不平衡等问题,针对不同的数据集进行优化。3.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本研究需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和比较。六、参考文献[1]YangShengyuan,YangYang,XiaoJian,etal.Featuredetectionbasedonmaximallystableextremalregionconstraints[J].IEEETransactionson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2019,41(12):2968-2981.[2]LiuYunpeng,ZhangJianmin,SongXiuming.Scenerecognitionwithmulti-scalemaximalstableregions[C]//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mageProcessing.IEEE,2015:3103-3107.[3]XuChangsheng,HanBin.Scenerecognitionbasedonthemaximalstableextremalregionfeature[C]//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IEEE,2014:157-162.[4]DalalNavneet,TriggsBill.Histogramsoforientedgradientsforhumandetection[C]//IEEEConferenceonComputerVisionandPatternRecognition.IEEE,2005:886-893.[5]SimonyanKaren,ZissermanAndrew.Verydeepconvolutionalnetworksforlarge-scaleimagerecognition[J].arXivpreprintarXiv:1409.155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