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龙学校班主任技能大赛题目成长故事题目1、请以“家校共育”为主题,叙述自己作为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方面成长故事。健康合理的教育有利于孩子的茁壮成长。而孩子的健康合理的教育离不开家庭,也离不开学校。家庭和学校是教育的“两只手”,缺少了哪一只,教育必将孤掌难鸣。学校教育即使做得好,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师抱怨: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末两天或寒暑假的休息,就抵消了老师几个月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孩子,在学校往往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使得学校教育事半功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家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如此重要,为此我在班里特别建立了家校微信群,以方便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小孩。现在我分享一些关于我对家校微信群的一些小小心得。一、建立家校微信群开学初就建立微信群,并告知班级学生家长申请入群。这里要做到的就是要全班学生的家长都能够添加进来,这样也方便沟通。二、制定基本规则现在的微信群往往被杂乱的信息所充斥。如发一些标题特别的推送:像《为了孩子,你不得不做的几件事》类。或是呼吁老师家长为其投票。针对此类情况,我特别在群里备注栏中注记:此微信群是方便老师与家长沟通,共同管理小孩。请自觉遵守纪律,勿发与班级小孩管理无关的信息。三、合理发送信息四、建立家委微信群总之,这个学期通过一系列的家校合作活动,让家庭与学校这两只教育的手紧紧的拉在一起,共同努力,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孩子的进步,又让家庭和学校的心靠得更近。主题班会背景题材1、经过调查发现:全班54名学生中,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占9%,在家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占6%,经常与父母沟通谈心的占2%,在节日时间向父母送礼物以示祝贺的占2%、、、、、、这些数字说明,学生的感恩意识浅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严重,只知索取,不懂回报,针对这种现象,请你设计一次班会课或集体活动。主题:理解亲情、学会感恩目的:1、生了解亲情,感悟亲情,理解亲情,学会感恩。2、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的亲情意识,由己及人,培养学生对亲人、对他人进而对祖国的感情。活动准备:1、准备节目,搜集相关的文章、歌曲。2、准备相关课件。3、邀请学生家长参加班会。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懂你》二、配乐散文《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学生听后随感。三、情景剧《握住母亲的脚》呼吁学生为母亲洗一次脚。四、反思自我,再悟亲情。五、歌颂亲情,歌曲《烛光里的妈妈》2、班中外地转入的学生较多,由于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转入学生家中生活较为清贫,有的孩子学习成绩老跟不上,诸多原因造成部分外地学生自卑,本地学生瞧不起外地生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请你设计一次班会课或集体活动。3、近几年来,在学生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交通、溺水、触电、火灾等事故,有的致残,有的死亡,给社会、家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究其原因,绝大部分是由于没有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缺乏自我保护的本领,闯进了“红灯区”,酿成了悲剧。针对这种情况,请你设计一次班会课或集体活动。4、如果要问孩子:你们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孩子们大部分会说生日时得到别人的礼物最快乐,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最快乐,很少有人说帮助了别人的意识,久而久之,私心就会越来越重。针对这种情况,请你设计一次班会课或集体活动。5、今天的少年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是国家的未来。但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在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许多行为,不能主动承担责任。针对这种情况,请你设计一次班会课或集体活动。6、“一上考场就角发软,头发呆”这是你班XX同学向你描述考场上的她,据你了解,班里有不少这样的或者相识情况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请你设计一次班会课或集体活动。指导初三学生克服考场怯场的心理,从容应付中考。7、7、虽然现在的孩子都衣食无忧,但总是闷闷不乐,多愁善感的人很多,活动无兴趣,学习无动力,“郁闷”成了学生群中的口头禅。可以说生在福中不知福。作为班主任的您应该如何帮他们收集快乐,找回幸福。针对这种情况,请你设计一次班会课或集体活动。8、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异性交往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孩子误入“早恋”的歧途,也不希望孩子今后成为不会异性交往的“木瓜”,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对待男女朋友交往的看法。针对这种情况,请你设计一次班会课或集体活动。9、据报道:上海有24.93%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另一项调查发现,在自杀者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再接下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