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提升练习重庆长寿一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练习.docx
上传人:骊英****bb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滚动提升练习重庆长寿一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练习.docx

滚动提升练习重庆长寿一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练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滚动提升练习重庆长寿一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伐薪烧炭南山中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⑥白玉为床金作马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D.②③⑤2、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一氧化碳冶炼金属B.石墨用作电极材料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药品C.点燃酒精灯D.闻气味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Fe2+——亚铁离子B.3O2——6个氧原子C.He——一个氦元素D.——铝原子5、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B.动植物的呼吸过程中发生缓慢氧化C.过多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6、能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过氧化氢分子B.氧分子C.氢分子D.氢原子7、下列“家庭小实验”的设计方案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A.将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少量的炭黑B.向自来水中加入食盐,全部溶解后振荡,检验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C.用加热水的方法得到氢气和氧气D.用静置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8、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O2FeO2B.4Fe+3O22Fe2O3C.3Fe+2O2Fe3O4D.4Fe+5O22Fe2O59、二氧化硅(SiO2)是制备电子芯片硅的原料。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A.+1B.+2C.+4D.-210、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CO: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2H:表示两个氢元素D.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角度,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从微观角度,水是由_______构成的。(2)“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桂花香的原因是_______。(3)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4)锌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已知锌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图中“?”应该是_______,x的值为_______。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X的值为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电子,形成___________离子。(填“阳”或“阴”)3、实验室中白磷保存在冷水中。如图所示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开始时没有燃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实验时不慎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证明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使燃料燃烧充分可以节约能源,请你写出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4、读图能力是学生学习化学必备技能之一,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装置中,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该装置中所发生的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2)乙图中,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集气瓶中时,可观察到气球____________(“变大”或“不变”或“变小”),红墨水向________(“左”或“右”)移动。其中MnO2在该化学反应中,起___________作用。(3)丙图中,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若伸入红磷过慢,可能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①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一条即可)。(2)图②观察到烧杯B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3)图③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根据该实验得出的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__。(4)图④为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图,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6、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1)从宏观组成上分析,金刚石、石墨都是由_____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