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复苏自身评估-环境评估-用物评估-患儿评估-(计时开始)判断新生儿有无自主呼吸(口述)-置新生儿于远红外复苏台上保暖-将头轻度向后仰,头部处于“鼻吸气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再次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口述)-快速擦干全身-轻弹新生儿足底或摩擦背部,诱发自主呼吸-仍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者予正压通气-接氧气,氧流量5-10L/分,适宜面罩扣住口鼻,予气囊面罩正压通气-固定面罩,挤压简易呼吸器,力度为20-25cmH2O(拇指、食指、中指按压呼吸器,3个指头不能相互接触)-挤压频率40-60次/分,按压与放松气囊的持续时间为1:2;送气有效(胸部有起伏)-指征判断:经30s气囊面罩正压通气后,听诊HR≤60次/分(5-10s)-定位正确:操作者一手拇指按压胸骨,其余手指支撑背部(或一手食指与中指按压胸骨,另一手支撑背部)-按压部位:新生儿胸骨体下1/3,避开剑突-按压频率:胸外按压90次/分;正压呼吸30次/分(选手按压3次口述通气一次)-按压幅度适度:前后胸直径1/3左右-按压与放松时间比:按压时间小于放松时间-重新评估心率: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后,如HR≤60次/Min,除继续胸外按压外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气管插管接气囊面罩正压通气等急救措施(简述复苏有效的判断指征)(计时结束)微量注射泵使用核对医嘱(含核对注射卡)-自身评估-用物评估-(计时开始)(口述已核对医嘱、注射卡)按要求配制注射用药物,请人核对;连接注射器与注射泵延长管,排气-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儿信息;评估病情、告知家属有关事项,取得合作;环境符合操作要求-固定微量注射泵,并置于待机充电状态-将注射器妥当固定于微量注射泵-设定注射速度及参数-再次确定注射器及延长管内无空气-协助患儿取舒适卧位-确认留置针通畅(口述),连接延长管与留置针,妥善固定-启动微量注射泵,确认运行正常;洗手、取口罩-再次核对,记录-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健康教育-终止注射时,按暂停键,停止输注;关闭电源,封管(口述)取出注射器-用物及垃圾分类处理(口述)(计时结束)小儿头皮留置针静脉输液核对医嘱(含核对输液卡)-自身评估-用物评估-(计时开始)(口述已核对医嘱、输液卡)按要求准备药物,请人核对-将输液管、通气针头插入输液瓶,再次核对无误后放入治疗盘-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儿信息;评估病情、告知家属有关事项,取得合作;环境符合操作要求,备输液架-再次核对药物挂输液瓶-打开Y型留置针及透明敷贴外包装-输液器连接留置针、排气-戴手套,选择静脉,消毒皮肤(必要时备皮)-松动套管-穿刺:回血后,再进约0.2cm-退针芯、送导管:后撤针芯约0.5cm,将导管全部推送入血管-将针芯全部拔出-打开输液器调节器开关-固定敷贴,注明留置日期、时间,签名-脱手套、洗手,取口罩;调节输液速度-协助患儿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询问并观察输液后反应-再次核对、记录-简述健康宣教内容-用物及垃圾分类处置(口述)(计时结束)吸氧(氧气筒给氧)核对医嘱(含核对输氧卡)-自身评估-用物评估-(计时开始)(口述已核对医嘱、输氧卡)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儿信息-评估病情、告知家属有关事项,取得合作-环境清洁、安全-检查鼻腔情况,湿润鼻腔-吹尘,装表,装湿化装置,检查有无漏气-连接吸氧管,再次检查是否漏气-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检查吸氧导管是否通畅;湿化吸氧导管未端-插吸氧导管,固定-整理床单位,取舒适卧位,健康宣教-洗手,记录上氧时间、流量,挂输氧卡-观察呼吸、面色、嘴唇和甲床、神志等变化-分类处理用物及垃圾(口述)-核对医嘱,对床号、姓名;评估缺氧改善情况,并告知停氧-拔出氧气导管,关氧气开关,取下湿化装置;记录停氧时间-整理床单位,取舒适卧位,健康教育-分类处理用物及垃圾(口述)(计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