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设计依据1)国家标准GB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国家标准CB5026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国家现行其他相关的规范、标准、规则等。2、设计条件1)保护对象(用于按照有关规范选定灭火设计浓度C1);2)防护区的尺寸(用于计算防护区的净容积V);3)防护区的最低和最高环境温度(用于计算七氟丙烷灭火剂的蒸汽比容S);4)防护区所处的海拔高度(选定海拔高度修正系数K)。3、设计过程1)提出系统对防护区的要求;2)根据保护对象确定灭火浓度;3)计算防护区净容积;4)计算灭火剂设计用量;5)确定装置灭火喷放时间;6)选定灭火剂储瓶规格及数量;7)选定装置的型号及数量;8)计算灭火剂存储用量及储瓶的充装率;9)计算防护区泄压口面积。4、系统对防护区的要求1)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上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2)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3。;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当防护区的相邻区域设有水喷淋或其他灭火系统时,其隔墙或外墙上的门窗的耐火极限可低于0.25h,但不应低于。当吊顶上和工作层划为同一防护区时,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做要求。4)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5)防护区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并安装自动闭门器,以保证在气体喷放时能够处于关闭状态。但亦应保证用于疏散的门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从防护区内部打开。6)防护区内影响气体灭火效果的各种设备都应能保证在喷放气体前联动停止或关闭,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自动关闭。7)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8)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和出口应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9)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置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和气体释放指示灯。10)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风换气的次数按照不少于每小时5次考虑。有可开启外窗的防护区,可采用自然通风换气的方法进行通风换气。11)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应设置在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且宜设置在外墙上。当防护区不存在外墙时,可考虑设置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12)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5、灭火浓度及灭火设计浓度的确定倍。2)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8%,其他灭火浓度可按附表1取值,惰化浓度可按附表2取值。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数据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4)油浸变压器、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5)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附表1七氟丙烷灭火浓度可燃物灭火浓度(%)可燃物灭火浓度(%)甲烷异丙醇乙烷丁醇丙烷甲乙酮庚烷甲基异丁酮正庚烷丙酮硝基甲烷环戊酮甲苯四氢呋喃二甲苯吗啉乙腈汽油(无铅,7.8%乙醇)乙基醋酸酯航空燃料油丁基醋酸酯2号柴油甲醇喷气式发动机燃料油(-4)乙醇喷气式发动机燃料油(-5)乙二醇变压器油附表2七氟丙烷惰化浓度可燃物惰化浓度(%)甲烷二氯甲烷二氟乙烷1-氯二氟乙烷丙烷1-丁烷戊烷乙烯氧化物6、七氟丙烷灭火剂设计用量计算1)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3.3.14条防护区灭火剂的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W——灭火设计用量(kg);C1——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S——灭火剂过热蒸汽在101kPa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品质体积(m3/kg);·T(T——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V——防护区净容积(m3);K——海拔高度修正系数,根据装置所处海拔高度按照附表3取值。附表3海拔高度修正系数海拔高度(m)修正系数-100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7、装置喷放时间的确定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8、选定灭火剂储瓶规格及数量1)根据用户需求及工程实际情况选定灭火剂储瓶的规格。2)为保证灭火剂的喷放速率,通常情况下按照选定的储瓶规格确定储瓶灭火剂的充装量(例如20L的灭火剂储瓶的灭火剂充装量最好不要超过20kg,其他规格依次类推)。3)根据灭火剂设计用量和选定的灭火剂储瓶规格即可确定需用的储瓶数量。9、选定悬挂式七氟丙烷装置的型号及数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启动方式等要求,在防护区平面图上按照均匀布置的原则,然后根据悬挂式灭火装置数量和灭火剂数量即可选定悬挂式装置的型号。10、灭火剂存储用量及储瓶的充装率计算1)灭火剂存储用量按照下式计算:式中——灭火剂存储用量(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