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写作教学之心理描写方法例谈第一篇:写作教学之心理描写方法例谈初中作文教学之人物心理描写技巧例谈广州市萝岗区九佛第二中学汤有能【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作文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心理描写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头戏。它在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个性,渲染情境氛围,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变化非常微妙,如何指导他们将自己的真实心理表达出来,便成了一个需要研究的话题。我认为可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方面入手,灵活运用心理描写技巧方法,就能提高文章写作的表现力。【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心理描写技巧方法灵活运用【正文】心理活动的描写就好像是人物无声的语言,它能够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复杂而变化的感情直接表现出来,让读者了解人物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它是读者了解文中人物的窗口,也是展示文中人物特点的平台。所以,我们在写作文时,应该学会心理活动的描写。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的重要手段。比起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心理描写更能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它是读者了解文中人物的窗口。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目的也是如此。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优秀作品都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之为范例,引导同学们仔细咀嚼,深入体会、感悟,进而让他们掌握好心理描写的方法。一般来说,心理描写可以直接刻画、正面剖析;也可以间接描写、侧面烘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实例介绍几种常见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技巧方法,及个人对心理描写的一些看法。一、心理描写,技巧方法(一)直接刻画,正面剖析1.内心独白式内心独白是指人的自思、自语等内心活动。它是以第一人称“我”落笔,自我剖析自己的心理活动,这可以把人物的思绪、心态全盘托出,让人物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在读者面前曝光,给人以亲切感。在独白之前常加上“想”“寻思”“念叨”等提示语。写作老辣的也可以直接抒发心中的感受,虽然没有提示语,但一看就知道是心理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内心独白往往是以无声的形式存在的,而在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中,也可以通过主人公的自言自语来表示。不管有声的还是无声的,“喜”也好,“怒”也罢,有关内容都不用与人正面交流,而只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展示。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郎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他的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其中写了他的一段内心独白:“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这段心理描写,深刻地表现了法国孩子对侵略者强烈的憎恨以及对祖国无比的热爱之情,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学习到这里时,我不忘进行心理描写的指导:有一同学在“紧张”的作文中是这样心理描写的:“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他虽然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同学们纷纷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进行展示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收到满意的效果。例如有位同学就这样写的: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mp3,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再如一学生写道:老师开始发试卷了,我的心脏已经跳到嗓子眼了。我忐忑不安:怎么办?怎么办?我下我完了,肯定考砸了,老师会怎么骂我,妈妈会怎么唠叨?还有爸爸,对了爸爸出差了,但妈妈会不会……天呐,我不敢再往下想了。试卷不知什么时候到了我的手上,我闭上眼睛,颤巍巍地拿着试卷让同桌读给我听,“48分!”我一下子瘫倒在座位上。2.心理剖析式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在这种写法中,由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