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实用工序交接记录1工序交接记录1.docx
上传人:15****4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8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实用工序交接记录1工序交接记录1.docx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实用工序交接记录1工序交接记录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株洲市大力新村二期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日期:一、双排钢管脚手架设计计算〈一〉基本概况本工程为框架16层,正负零以上为15层,以下1层;根据当地施工情况,我项目部决定采用双排钢管整体脚手架。步距1.8米、钢管外径Φ48、壁厚3.5mm、235、间距为1.5米、架宽为1.2米,如图所示:〈二〉荷载计算1、操作层荷载计算:根据《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50条规定,脚手架上操作层附架荷载不得大于2700N/m2。考虑动力系数1.2,超载系数2.0,脚手架自身荷载为300N/m2,操作层附架荷载W1为:W1=2、非操作层荷载计算:钢管理论荷重为38.4N/m,扣件的荷重为10N/个计算,本工程非操作层荷载计算如下:剪刀撑长度近似按对角支撑的长度计算每跨脚手架面积为非操作层每层荷载W2为:式中1.3为考虑钢钎实际长度系数。〈三〉立杆实际荷计算计算钢管的截面特征:欧拉临界应力:设计荷载N为:〈四〉安装高度计算假设操作层为三层,安装层数按下列式计算:式中S为每根立杆受荷面积计算安装高度h=1.8×41.87层=75.37米;安全系数k=1+75.37/200=1.38;实际可安装高度H=75.37/1.38=54.62米。〈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验算1、正应力Mmax——按均布荷载作用计算跨内最大弯距。大横杆按三跨连续梁计;小横杆伸出小于0.4L时,按跨内最大弯距计;脚手板按简支计,计算跨度以立杆间距计。计算荷载只考虑正常施工荷载,即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不考虑风雪荷载的组合;Wn——净截面抵抗矩,Φ48×3.5钢管取Wn=5.08×103mm3;M——设计强度调整系数,大横杆、小横杆、脚手板m=0.85;立柱m=0.75;f——钢材的设计强度,f=205N/mm2。(1)大横杆<(2)小横杆(3)脚手板<注:竹片脚手板近似取f=205N/mm2。2、剪应力K——截面形状系数,圆形K=2.0、方形K=1.50;Vmax——计算截面的最大剪力,宜按承受均布荷载作用,小横杆为支座剪力;脚手板按简支计算;大横杆按三跨连续梁计,计算跨度等于立柱距离;An——净截面积,Φ48×3.5钢管取An=4.89cm2;fv——取fv=125N/mm2。(1)大横杆符合要求。(2)小横杆符合要求。(3)脚手板符合要求。3、稳定性——根据立杆最大细长比决定细心受压的稳压系数取0.227(查表得);注:;0.9——为整体空间作用分配系数;符合要求,安全稳定。〈六〉脚手架最大搭设高度(Hmax)——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力,高为一个步距,宽为一个纵距的脚手架,查表得0.442KN;——与立杆截面有关的调整系数,当内外排立杆均采用两根钢管组合时,取0.7;——脚手架附件及物品重产生的轴力,查表得2.664KN——3.71KN——45.447KN本工程脚手架实际搭设高度为45米,比规范要求要大。因此我项目部决定从第十三层开始增设悬挑脚手架管,具体做法如下:1、在第十三层楼面预埋Ω形Φ16钢筋,间距为1500mm,离楼面边梁距离为0.5米;然后将架管穿入预埋件内挑出楼面管长为2.8米。2、脚手架计算详见后面悬挑梁脚手架计算。二、悬挑脚手架计算1、求弯距及反力因悬挑脚手架为三层,为安全考虑全部将三层作为操作层,即W1=2×1.2×2700=5480N非操作层W2=0每根立杆受荷面积S=1.8/2=0.9m2每根立杆承受荷载力为N=0.9×3×5.48=17.496KN2、抗弯强度验算式中、——绕X轴和Y轴的弯距(N·mm4)、——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抵抗矩(mm3)、——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2——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故符合要求3、抗剪强度验算查得I/S=216mm,=10则故符合要求注:V——计算截面沿刚管截平面作用的剪力(N)S——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mm3)I——毛截面惯性矩(mm4)——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4、支座局部承压验算设支承长度a=500、=48则查得Φ=1.0注:F——荷载(N)取F=;Φ——荷载增大系数取1.0;——荷载在钢管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mm);a——支承长度——梁顶面至钢管计算高度上边缘的距离。5、整体稳定性验算由得:注:——绕强轴作用得最大弯距(N·mm);——按受压纤维确定的梁毛截面抵抗矩(mm3),取5.02×105;——整体稳定性系数,按GBJ17-88附录确定;——钢材的设计强度。6、挠度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