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关宁夏中卫高庙的导游词范文有关宁夏中卫高庙的导游词范文(精选25篇)有关宁夏中卫高庙的导游词范文篇1中卫高庙之行令人失望,不是说高庙不值一看,而是高庙太精彩了,太值得细细看了,可我却看不到。又是该死的淡季检修,高庙正立面被一堵蓝色彩钢板墙遮挡,供施工人员进出的小门被一位保安老头把控。我试着与其沟通,想以千里之外专程赶来的诚心感动其,结果被拒之余还换来一堆听不懂的零碎,从一旁几位施工人员的讪笑中,我判断,大致不是好话。郁闷啊!中卫高庙位于中卫城正北,始建年代不详,也有说是明永乐年间建造。清康熙四十八年(1720xx年)九月,因地震而倾圮,震后重修,名“新庙”。清乾隆三年十一月(1739年1月),再次因地震致大部建筑被毁。此后又逐年重建、增建,清咸丰八年(1858年)增建了部分建筑后,改名为“玉皇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农历二月十五,因庙会中香火不慎,后半部建筑包括正殿、钟楼、东西文武楼、东西观景台等均被烧毁。翌年年再度重建,并扩大殿宇,增加高度,历时四年建成,更名为“高庙”。所以,国七名录中,中卫高庙的建造年代为清至民国。(以上摘自网络)中卫高庙的建造风格与平罗玉皇阁差不多,都是南北向沿中轴线排列的层层升高的主建筑辅以两厢对称的辅助建筑,主辅建筑之间以天桥回廊相勾连。不过我个人感觉比平罗玉皇阁更高大,更复杂,更美观,在此请平罗的博友不要生气。网上查到的数据是轮高度,中卫高庙最高处距地面近30米,平罗玉皇阁26米,也有说29米的,这个差不多;论面积,平罗玉皇阁的导游词中说是4400平方米,而中卫高庙的相关资料中说有15000多平方米,这个可能不准确,从中卫高庙的45度角俯瞰图来看,建筑的确比平罗玉皇阁要多,要密,只是不见得建筑面积能多出这个多。中卫高庙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众多的屋顶式样,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十字脊顶,依稀觉得正殿是庑殿顶,网上说还有盔顶。而且由于建筑的互相勾连,这些屋顶也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混杂在一起,让人难辨,比如东西文武楼和与其相连的东西钟鼓楼,就是歇山顶与左右两个十字脊顶的混合,而中楼(又称“魁星楼”)的屋顶,我也说不清所属了,像是数个歇山顶中间加了个塔顶。另外虽说中卫高庙的建筑群是由前半部分清建筑和后半部分民国建筑构成,但其建筑风格基本一致,不像平罗玉皇阁,后半段的民国建筑以及天桥一看就要粗糙不少,屋顶及外立面用色都不同。最后我照搬网上的形容词来赞美中卫高庙:“层层紧扣,步步升高,左右对称,上下呼应,重檐叠阁,翼角高翘,桥廊相连,迂回曲折,气势雄伟,风格迥异”。可惜了,这么精彩的建筑群,我无缘入内一观,只能是围着高庙转一圈,拍些外立面了。甚至连国保碑,我都是站在工地彩钢板围墙外的花坛上吊到的。有关宁夏中卫高庙的导游词范文篇2古城中卫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的雄伟古建筑——高庙,格外引人注目。高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称“新庙”。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20xx年)秋,因地震坍塌重建,后经道光二年、咸丰三年、光绪八年续建,改称“玉皇阁”。民国初年增建后,改称“高庙”,建筑面积达2510平方米,是一处造型完整、气魄壮美的古建筑群。高庙坐北朝南。前院为保安寺,进入山门,耀眼的单檐歇山顶大雄宝殿正面屹立;两侧厢房、地藏宫、三霄宫和3座配殿各具特色。保安寺后就是高庙主体建筑。沿24级青砖铺砌的台阶而上,高庙砖雕牌坊耸立眼前。牌坊立的一幅对联十分有趣。上联是: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下联是: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横批是:无上法桥。过南天门,达中楼。中楼灵巧别致,六角三重檐四面坡顶分三层叠合。途中两侧有东西天池和砖砌天池,分别有飞桥同南天门相连,浑然一体。中楼上层塑的太白金星像,肃穆尊严;中层塑的观音像,宁静慈善;下层绘的二十八宿,各展风采。最后,是分上中下三层而设的五岳玉皇、圣母宝殿。下层正面是五岳庙,东有三宫殿,西有祖师殿;中层正中塑有玉皇像,后楼为大成殿,祀孔子;上层正面为瑶池宫,东西两侧为三教宫。三殿底层东西两侧的文武楼别是一番景色:文楼塑文昌,身骑四不象怪兽;武楼塑关公,骑赤兔追风马。文武楼下层的龙王宫,塑四海龙王,神态各异,功力超群,令人敬慕。砖牌坊下面的地狱宫,绘满了各种怪像,或青面红发,或锯齿獠牙,或面目狰狞,或神态从容……整个绘画想象丰富,结构严谨,色彩鲜艳,笔法细腻,显示了民间艺人不同凡响的高超技艺。十分可惜,高庙1700多个彩塑造像和大量彩画在动荡年代,遭到了破坏,如今,虽补塑了不少彩像,但远不及矣!高庙的主要建筑都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层层相因,逐步增高;辅助建筑位于两侧,均衡对称。在仅20xx余平方米的高台上,建筑了近百间九脊歇山、四角攒尖、十字歇山、将军盔顶等各种类型、不同风格的殿宇。整个建筑群重楼叠阁,亭廊相连,飞檐相啄,回环曲折,紧凑而富于变化,真是宁夏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