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发展评价的实施何以支持幼儿发展作者:肖琦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24年第02期幼儿发展评价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估构成中结果质量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幼儿发展评价的价值体现与有效实施一直是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之探索和困惑的话题。2022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幼儿发展评价更是得到了高度重视,各地各园纷纷开展实践探索。研究表明,幼儿园老师普遍认同评估幼儿的发展对完善教育教学和服务有积极作用,合理利用评价结果能改善幼儿的发展,但对幼儿发展评价内涵的理解上还有所欠缺;各级别幼儿园采用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来源不一;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主体的认识差异比较明显,对幼儿发展评价方法的理解和实践情况差别较大;不同性质和级别的幼儿园对幼儿发展评价工作支持程度也存在差异;等等。在学前教育全面普及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评估指南》坚持儿童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突出过程质量的价值导向下,幼儿发展评价的实施何以切实支持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呢?一、坚持儿童为本价值导向,深化对幼儿发展评价内涵与指标的认知首先,要坚定不移遵循儿童为本价值导向。任何评价体系都是某种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是《评估指南》的基本价值标准。坚持儿童为本,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开展教育、实施教育质量评价,是国家教育政策价值观在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具体体现,是《评估指南》的重要基本原则,也是幼儿发展评价的基本价值标准。其次,要提高对幼儿发展评价的认识能力。知而后行,方能提高质量。幼儿园需切实加强学习培训,增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内涵的认知与理解。幼儿园教师因其学历、工作经历与年限、职称职务、区域学前教育教科研引领程度等诸多方面影响,对幼儿发展评价内涵的认知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幼儿园应首先从园级层面提高认识、提高重视程度,强化分层培训与过程性评价教研,将园内资源“活”起来、把园外先进实践经验引进来,开展园内专题交流与培训活动、走出去参加规范的师资培养培训活动,为新老教师提供经验交流、理念影响的机会,提升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内涵与指标的认知,还要引领幼儿园全体成员正确认识幼儿发展评价的本质目的,明晰指标要义。幼儿发展评价不仅评价幼儿现阶段发展状况,也要基于儿童立场,客观地反思课程和教学是否真正促进幼儿发展,优化改进教育教学,探索下一步支持幼儿发展的有效策略,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二、基于过程导向核心指引,构建促进幼儿发展的真实性评价模式《评估指南》明确了过程导向核心指引,在评估内容及评估方式上做了重点改革。经合组织国家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质量政策制定与执行应以最大限度促进幼儿园中有意义的互动为核心目标。《评估指南》在借鉴各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政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要坚持过程导向。因此,首先要确立过程评价的基本要求,构建促进幼儿发展的评价机制。在一日活动的学习、游戏和生活活动中,增强评价意识、贯穿评价要求,建立在教育过程中随机开展幼儿发展评价的工作常态。其次,在鼓励多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倡导构建促进幼儿发展的、超越教室环境的真实性评价模式。在环境与情境加持中开展“更情境化的评价”,从而了解儿童真实发展水平。真实性评价又称为“自然的评价”,是一种具有发展适宜性的评价方法。教室情境须呈现为一种自然状态,以确保儿童能不受干扰地正常学习和游戏,且从活动材料到活动过程都应该是儿童熟悉的,能够自发激起儿童本真的行为表现。真实性评价是情景化的后现代评价方式,认为知识总是基于情境,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儿童是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知识的,儿童学习的发生与发展需要现实的情境加持。因此,幼儿园要努力优化超越教室范围的室内外真实性的幼儿学习与游戏情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深入幼儿真实、鲜活的一日活动全过程,以故事、事件、作品、对话等为主要载体,以观察、谈话、作品分析、观察记录、逸事记录等方式展开评价,形成可在真实情境中随机开展评价的真实性评价模式。三、开展循证教育实践探索,强化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反思与结果应用剑桥大學戴维·哈格里夫斯(DavidH.Hargreaves,1996)受循证医学影响,提出“教育领域的实践也应该像医学一样严格遵循研究证据”。循证教育视域下的幼儿发展评价应当是从评价结果到评价载体的研究,是从对幼儿发展评价分析到对课程实施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考证,再回到理论和实践,发现课程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最终切实促进幼儿发展水平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