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末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学期期末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含答案).pdf

第一学期期末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老师真诚地提醒你:1.本试卷,满分120分,请你直接在答题纸上作答;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2分)A.抖擞(sǒu)贮蓄(chÙ)称职(chèng)咄咄逼人(duō)B.憔悴(cuì)倜傥(tǎng)哺乳(fǔ)废寝忘食(qǐn)C.附和(hè)怂恿(sǒng)栅栏(zhà)拈轻怕重(niān)D.蜷伏(quán)叮嘱(shǔ)伫立(chÙ)骇人听闻(hà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项是()(2分)A.静谧决别不求甚解翻来复去B.缥渺战栗众目睽睽莫不关心C.纯悴絮刀刨根问底见异思迁D.气概尴尬大相径庭神采奕奕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1)万物生长的春天总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带来生机活力,带来无限的(幻想痴想遐想)。(2)这个政府小职员,他的收入本来就不高,这时孩子因病住院,使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显得(衣不蔽体捉襟见肘衣衫褴褛)。4.语段修改。(3分)①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爱心带给身边每一个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③要相信,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1)第①句中有语病请将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2)第②句中有一个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3)请为第③句的空白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5.名著阅读。(2分)《西游记》中每个小故事的情节都很曲折,特别是“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第一次上门借扇碰壁后,孙悟空使出一贯手段钻到公主(填妖精绰号)肚中要挟她,但被她用假扇骗过;孙悟空又变成公主丈夫牛魔王的模样,骗得宝扇;不料在返回途中被假冒的(填人名)将扇骗回……故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最终师徒四人拿到芭蕉扇,通过火焰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具有的特点。6.经典诗文默写。[从第(1)-(7)题中,任选五题;从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4)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5睛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其一)》)(6),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7)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8)子夏曰:,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9)油蛉在这里低唱,。(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0),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思》)二、综合性学习(7分)7.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不断得到好评。七年级(9)班也开展了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书写名言]请将下面的读书名句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1分)腹有诗书气自华[概括要点]探究下列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3分)[材料-]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我们总是美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读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泰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①②③[抒写感悟]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课文中选择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2分)示例:关键词母爱课文题目《金色花》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秦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关键词:课文题目:《》理由:[评论跟帖]《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城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