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一条****丹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48分)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1.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而被废黜。2016年,在海昏侯墓(刘贺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这表明A.文献记载因受编撰者主观影响而价值不大B.刘贺“荒淫迷惑”等记载是当时人的丑化C.文献记载比考古发现更具有真实性和价值D.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更多史料相互印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是强调不同史料记载是不同的,所以材料也就表明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更多史料相互印证才可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就是错误的,有的文献记载价值也是大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考古发现比文献记载更具有真实性和价值,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孔孟克服了商周天命观的神秘化倾向,在对天神“敬而远之”的前提下,从“人”出发来理解政治生活;汉代有人把孔子说成是通过去、知未来的“神圣”,把六经变成神学经典。这一变化A.推动儒学不断发展完善B.背离了先秦儒学人文方向C.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D.深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孔孟克服了商周天命观的神秘化倾向,从“人”出发来理解政治生活,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汉代有人把孔子说成是“神圣”,把六经变成神学经典,把孔子和六经神圣化,说明汉代背离了先秦儒学人文方向,B正确;材料反映汉代把孔子和六经神圣化,背离了先秦儒学人文方向,无法体现推动儒学发展完善,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排除C;“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代有人把孔子说成是通过去、知未来的‘神圣’,把六经变成神学经典”,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3.有学者认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者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虽在哲学世界观上表现迥异,但在世俗生活中却也有着“共同的信仰”。这里“共同的信仰“的主要含义是()A.反抗权威B.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D.相信神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权威,启蒙运动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因此两者的共同信仰是反抗权威,选项A正确;宗教改革中并未体现出重视法制和崇尚理性的特征,排除B、C;启蒙运动中崇尚科学理性,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反对内容之间的共性的掌握。4.北宋仁宗之后,民间“好讼”之风在中国初露端倪。民间“好讼”之风的兴起,使得一种专门教人打官司的学问与职业,即“讼学”与“讼师”在民间应运而生。据此可判断A.现代的律师制度源于古代中国B.学法用法的法治意识深入民心C.皇权控制下的司法权渐被剥离D.法律文化适应经济发展而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民间好讼之风促使北宋讼学和讼师产生,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法律文化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发生了变化,D选项正确;宋代讼学、讼师的出现不能改变现代律师制度源于古代罗马的事实,A选项错误;讼师、讼学服务民事诉讼,不能说明法治意识深入人心,B选项错误;讼师、讼学的产生,不能证明司法权渐被剥离,从皇权控制中独立出来,C选项错误。5.下表显示了不同时期晚清政府外交应对挑战时的举措。无法据此得出的结论是1842年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1860年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A.具有被动性与保守性B.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C.忽视国家利益的维护D.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近代以来,清政府为应对外交挑战所做的五次重大调整,无法得出清政府忽视国家利益维护的结论,C选项符合题意;表中近代七十年间清政
立即下载